三百九十二 奇變-《津門詭事錄》
第(2/3)頁
只不過多年勤修卻一事無成,終于一次從兄長處得知了員嶠仙鏡的線索。
他的兄長張凌云,在清廷任欽天監靈臺郎,有個兒子叫張安泰,卻正是張大友的親爹,算起來黃袍老祖張九霄算得上是大友的二爺爺。
張家一門原本就是無終子國后裔,與尤非相同,卻分屬不同族人支系。他們歷來知曉無終國和員嶠仙鏡傳說,家中還有一本冊子,記載了許多相關的線索。
只不過這些傳到張凌云這一帶之后,張凌云對此并無興趣,也不信傳說中的古城仙鏡有什么神異之處,此后也沒對兒子張安泰講述過這些傳說。
張九霄卻一直對員嶠仙鏡深信不疑,希望可以借助員嶠仙鏡讓自己發身長大,甚至得道成仙。在得知了仙鏡古城的線索藏在清宮大內后,他便設法偷入宮中盜取線索。
這線索并未尋得,卻牽連兄長張凌云被罷官下獄,他覺得再無面目見兄長,便就此隱居山林。
后來在山中奇遇,得道兩卷古書,學得了一些魔魅之法,又在偶然機緣下結實了程靈均,這才有機會入主三陽教,成為一教之主。
他雖然一心尋找員嶠仙鏡,可后來得知鏡芯在大友手中,幾次盜鏡卻念及兄長親情,均為對大友痛下殺手,反而累的自己損折過甚。
想不到兜兜轉轉,今日方有此機緣找到員嶠仙鏡,不但可以發身長大,更有機會得道成仙。
那白衣老者,拉著黃袍老祖的手,凌空蹬踏。他只覺身子輕盈,已經立在云端,隨著老者朝員嶠仙鏡前飛去。
只見鏡中云海波濤,滿眼盡是靈光寶氣,璀璨星河,霞光萬道,瑞彩千條。遠處旭日飄升,浮于云海,日光前,鶴影浮動金光燦燦。云中宮闕殿宇千門萬戶,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紫氣繚繞燦然生輝。
忽然,一陣清風穿身而過,將黃袍老祖扶托而起,他只覺身體輕如無物,被一股無形力量帶入鏡中。低頭見自己雙足踏在云端,竟向那天宮飄去。
猛抬頭見數十丈高的牌樓聳立云頭,玉瓦金柱走獸盤龍,說不出的巍峨壯闊。
牌樓上赫然寫著三個金漆大字“保德門”!
這保德門便是傳說中的南天門么!再低頭朝云下望去,見山川河流世間萬象,盡在足下萬米之外。身在云端,眼望下界眾生,不由得目眩神迷,心頭驚懼。
他不由自主飄過高大的南天門,眼前霧海煙霞堆疊成一條云路,路兩旁林立著無數金甲神將。神將身型巨碩參天拔地,手持金鞭、銀杵、玉壺、寶傘,一個個凝眉怒目莊嚴法相,真如寺廟殿宇中的護法金剛一般無二。
半空中,幾只麒麟登云踏火,背上馱著星君神官,四面穿梭。遠處金碧輝煌的殿宇前,挺立著兩條金龍。金龍口中銜珠,龍須飄擺,長鬃飛散,雙目圓睜,神峻威嚴。
那金色殿宇氣勢恢宏,斗拱碩大鉤角飛連,玉瓦層疊金光萬丈。殿門巨匾上書著“凌霄寶殿”四個字。
這時殿門洞開,幾位神仙模樣的人,面帶微笑手持拂塵,踏著云朝他飄來。
黃袍老祖意迷神蕩,便不由自主隨著那些仙人步入殿中。殿宇中金碧輝煌,二十四根金柱托頂玉梁,穹頂霞光繚繞,盤龍游曳,鸞鳳和鳴。金桌玉案上放滿了瓊漿玉液仙酒玉露,還有各種美味佳肴仙果蟠桃。
無數星官神君洞樂相迎,簇擁著黃袍老祖在席間入座。那柔絲軟榻,云霞為墊,盤龍棲鳳,坐上去神清氣爽,說不出的痛快。
仙露御酒一入口便似活的一般,直入胸腹,上通泥丸下落丹田,周身暢快淋漓,四肢百一通百通,精力百倍。仙果蟠桃更堪比世間任何珍饈美味,食之絕味,卻不漲腹塞腸。
眾仙推杯換盞,不停向黃袍老祖敬酒。席間龍吟鳳舞,鶴鳴鹿啼,霓裳仙子赤足披霞,凌波而舞,絲竹仙樂不絕于耳,一派歌舞升平,超凡圣境。
酒宴多時,黃袍老祖卻全然不覺疲累。
這時,燈光絢爛,周圍群仙竟然都不見了,殿中壁上繪著無數仙女,忽然都從壁上翩然而下,只見她們個個俏麗絕色,青絲飄散膚白如玉,眉目如畫柔弱無骨,全身赤裸只著青絲,向他飄來。
他們引著黃袍老祖步入后殿,軟臥于紫霞云床之上。他只覺忽然腿上一麻,見一只玉手輕扶在他腿上,低頭一看,竟是個絕色仙子,赤著身體向他爬來。
緊接周圍十幾個仙女,也都手捧珍饈美味瓊漿玉露向我擁來。她們你來我往,將美食美酒送入我口中,然后一個個褪去輕紗云蘿,施予云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