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七 石頭-《津門詭事錄》
第(2/3)頁
韓大膽兒聽到《津海異志》,忽然想到藍半尺手中那本,心想,估計藍二伯手中的,應該就是津海異志的真本,但其中所記載的,也只是鎮河石獸的一些傳說往事,其中有牽連一批明代的東瀛浪人,想必程靈均,也就是假王維漢,或許也曾經在哪里得知了《津海異志》中部分傳說,這才在日本找到了三件古器之一的環疊玉盞。
尤非道:
“后來三陽教查知,三件古器被藏在天津衛的鎮物石獸中,這才四處搜尋鎮物石獸,連水西莊外的石獅子,都親自眼看過。
后來一個三陽教中,一個法國教徒,叫什么讓皮埃爾的,說是查到了關系古器的一面銅鏡。
起初我還以為就是員嶠仙鏡的鏡芯。早幾年三陽教護法之一的灰袍僧,曾經為了找尋員嶠仙鏡的鏡芯,死在了洛天合的徒弟手里,后來發現,這鏡芯早已被陸松濤盜走!”
韓大膽兒心道,尤非所說的洛天合徒弟,指的應該就是狗少,只是他不知道,當時狗少還沒拜師,而且那個虛日鼠的師父灰袍僧,其實是死在了捕人藤上,并不是狗少所為。
尤非接著道:
“其實那鏡芯原本不太重要,如果用鏡芯開啟之前的那個員嶠仙鏡機關,造成的后果你也看到了。只是要開啟通往真正的員嶠仙鏡的路徑,卻少不了那塊鏡芯,所以我才跟張九霄說,那鏡芯十分重要,只是他自己理解錯了!”
韓大膽兒道:
“你跟三陽教合作這么久,認識剛才掉下地縫的陳飛揚么?”
他提到陳飛揚,不禁又想起葉靈的慘死,心中忽地一陣悲苦傷痛。
尤非不住咳嗦一陣,又想了想才道:
“張九霄身邊有個智囊,說是年紀很輕,但是智謀過人心狠手辣,而且也用黃袍老祖的名號,有個別稱叫山長,姓什么我不知道,也沒見過,只知道張九霄管他叫“名思”,或許就是剛才掉下地縫那個年輕人!”
既然已經料定陳飛揚身份,韓大膽兒便不再多問,以免自己再想起葉靈慘死的一幕,他頓了頓又道:
“我一直有個疑問,究竟是誰把三件古器和鏡芯,從這里帶走的?”
尤非道:
“應該就是道衍和尚姚廣孝!
這些事情,是三陽教探查得知,我也沒能證實真假,你就只當是個傳說吧!
當年元朝天下,興起海運,有個洋人,跟著商船,輾轉來到大都,后來還得見了元朝皇帝忽必烈,并且得到了忽必烈的特許,讓他可以四處游歷不受關卡阻礙。
這個洋人在天津衛這地方,發現了一個隱秘之處,當時天津衛還叫海津鎮。
這洋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失足落入永定河,在河道下發現了一個洞穴,并且順著洞穴找到找到了這個地下世界。
當時還沒有地洞中的青玉門,那個風氣托舉的深穴上,還長著一層厚厚的云母,將深穴洞口封住。
這洋人想采集云母,敲擊之下,云母破碎,他才經由深穴來到這個地下世界。也不知道他后來是如何返回地面的,回到地上之后,他將在地下見到的古城稱為天城,后來還寫進了他講述東方奇遇的一本游記里。
到了明朝建文年間,朱棣起兵謀反,道衍和尚姚廣孝就留在燕京鎮守。有一次他巡視城防,結果在一處元代留下的古跡中,找到一幅殘斷石刻壁畫。
壁畫中有座古城,形似算盤,這也是算盤城名字的由來。城中還有一面古鏡,古鏡中神殿瓊樓,金碧輝煌,仙山裊裊,云霧縹緲,卻是個神仙去處。
姚廣孝這個人雖然好戰,但對什么神仙鬼怪的傳說野史卻并不相信,只是這石刻旁的一片古怪文字一起了他的興趣。
姚廣孝雖然不認得些文字,但卻覺得這些文字和西域一些國家的文字有些相似,所以就遍尋識得這種文字的人,后來幾經輾轉才得知那些文字,是海外西羅馬帝國文字。姚廣孝費勁心力,終于找到一個識得這種文字的落魄詩人——“韓啟”。
據韓啟所說,他的老師師承前朝詩人“薩都剌”,薩都剌精通這種文字,當年一個叫西羅馬帝國的洋人,遠渡中土,并且華夏游歷多年,薩都剌正是這洋人當時的通譯。而石刻旁的文字,便是在當年這位洋人,游歷中土時留下的。
之后,韓啟譯出了整篇文章,這原來是一篇描述探秘見聞,文中還記錄了供奉員嶠仙鏡的之處的位置。姚廣孝為防止譯文外泄,韓啟譯文后便將其秘密處決。
后來姚廣孝按照文中記載,帶人找到了供奉員嶠仙鏡的算盤城,并且從城中帶出了員嶠仙鏡的鏡芯。
估計當年他帶來的兵卒,在地下世界,接連遭遇危險,后來又和大批鐮魘開展,費勁心里死傷慘重,最后才將鏡芯和古器帶回地上。
靖難之役后,朱棣登基稱帝,姚廣孝深知探古城損兵折將這件事,早晚會被朱棣知曉,他了解朱家人知道歷來猜忌心甚重,所以只能率先將此簡略稟告,并且將鏡芯呈獻朱棣。
朱棣當時剛剛登基,已經掌握天下大權,況且國家經歷數年征戰,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他實在對什么算盤城和員嶠仙鏡提不起興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