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落款時間:弘治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另提醒,絕龍嶺位于華山以北兩百七十里吳家溝旁,可向村西頭吳七獵戶問路。” “過時不候,望自知。” “再提醒,本此公告,一共刊印一千七百份,分派南北。華山處所放,為最后一份。” 岳不群卷起告示,淡笑一聲:“還挺有禮貌!” “用詞也很樸素,讓多數人都看得懂。” “師父!這不是禮不禮貌的問題。” “這是故意要逼您自入陷阱。其心險惡,不可上當。”王鈺著急道。 岳不群卻不緊張,而是繼續平淡道:“不著急,先看看!” 看什么? 當然是看朝廷的態度,武林的風向,以及民間的聲音了。 同時也細想想,這背后是否還有別的用意。 遇到事情,單著急沒用,得先知己,再知彼。 這一局‘請君入甕’,看似難解,其實還是有很多破綻和解法的。 最不濟,岳不群也有信心暴力破局。 詭邪們掌握的有關于他的情報,早就過時了。 關健其實不在局內,而在局外。 哪怕岳不群一人入絕龍嶺,殺穿陷阱。 詭邪們不守承諾,還是同步上演屠城,那又當如何? 至那時,謠言滿天飛,岳不群分明有功,亦成罪人。 所以,不著急,且看看,多想想。 知其行,覺其險,洞察其根,再一網打盡。 隨著告示內容的傳播,華山上下皆是一片人心惶惶。 最先要上山請愿的,便是華山周遭的百姓。 他們在華山周邊鄉紳的帶領下,懇求岳不群不要上當。 從一個很陰私的角度來講,詭邪哪怕是真要隨機破城屠城,也決計不敢在華山周邊造次。 所以這些在華山附近安身立命的人,是最不愿意岳不群出事的。 隨后天子口諭,以飛鴿傳書的方式抵達,鎮守太監徐開再次手持空白圣旨,代為傳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