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格局的差距-《圍棋:我和AI五五開》
第(2/3)頁
“最初的那張棋譜我們大概可以理解,單長一個取代原來的扳粘手段,這樣白棋的外勢就沒有那么厚,有利于黑棋的攻擊,徹底改變了點三三只能用于后續(xù)掏角的下法。
但是昨天晚上那個飛刀的開始階段,我想如果夏瑩瑩沒有托的話,而是選擇頂一個,白棋的第一選擇應該是擋,然后黑棋扳,然后白棋長,我覺得這個變化,雙方應該也能接受。”
肖笑說完自己的研究結果之后看向了應杰,帶著討教的心態(tài)想聽一聽對方的想法。
畢竟對方作為第一個走出這種三三變化的人,自己研究的,說不定早就是人家剩下的東西。
聽到這話,應杰走到棋盤前:“你說的大致沒有什么問題,假如白棋長,黑棋長,白棋在長,假如白棋是那種喜歡走厚重風格的棋手,這種變化也未必不行。”
這種選擇在AI看來的可能會有點虧,但是個人棋風不同,虧損的這些目數如果能把自己的局面導向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對人類來說,未必是虧。
“但如果是我的話,在黑棋頂完扳了后,我會直接選擇脫先。”
應杰一邊說著,拿出另一顆棋子在另一個局部點了個三三。
“脫先?”
聽到這話,肖笑愣了一下,這種情況下可以脫先嗎?
就好像你在跟某個公司進行商業(yè)競爭,在一個項目上已經花費了不少功夫了,但這個項目突然停了一下,跑去另一個項目上打了一桿子。
打這一桿子當然有用。
但萬一對方突然發(fā)難,那這個前期投入的項目泡湯了怎么辦?
應杰大概明白肖笑的顧慮,在AI時代沒有到來之前,行棋效率在后來的時代看來實在是太慢了,連片大模樣的下法又被指為四處漏風。
但是如果沒有Ai,在得到正確答案之前的人類自然也不敢那么瀟灑的脫先。
“如果我脫先的話,你會選擇怎么辦?”
應杰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肖笑,詢問對方的看法。
肖笑稍微思索了一下,拿出一顆棋子粘在了棋盤上:“打吃。”
這個局部有扳打和斷打兩種下法,對方的選擇并沒有問題。
“粘上。”
對于三三的經典變化,應杰早就已經了熟于心了。
肖笑在旁邊思索了一下,長了一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