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到音樂,二人終于有了共同話題,顧絳雖然是個書呆子,但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為了陶冶情操都會學點兒別的愛好,比如楊龍友讀書之余酷愛繪畫,阮大鋮除了考中進士以外,還是個優秀的編劇。 李曉君雖然不用參加科考,但她從小就學唱歌跳舞,繪畫播音主持,幾乎是五項全能。 原因無他,家有虎媽,不得不如此也。 流傳千年的曲子自然不會一成不變,顧絳對李曉君的指法就提出了幾點異議,李曉君一邊聽一邊把樂譜畫出來,和他說的一一對應。 顧絳看著紙上奇奇怪怪的符號,不禁愣住了,遲疑道,“大娘子如何會這西洋樂普?” 李曉君也愣住了,反問道,“顧先生知道這是西洋樂普?” 奇了怪了,他怎么知道五線譜的? 其實她孤陋寡聞了,大明末年中國就已經有很多西洋傳教士,而江浙一帶又是最繁華的,西洋人更是不少,顧絳喜歡鉆研學問,認識西方的五線譜根本不是新鮮事。 顧絳呵呵一笑,道,“在下日前結識一個西洋教士,與之論道,偶然知曉了西洋樂譜,當即向他請教,如今也不過是略懂而已。” “哦,這樣啊!”李曉君點點頭,主動招供道,“我也是,都差不多,只是我比你先學會,所以就獻丑了……嘿嘿嘿。” 顧絳眼睛一瞪,喜道,“你也認識陽瑪諾先生嗎?” “羊馬騾?”李曉君一瞪,心道誰啊?隨即尷尬地笑了笑,“可能認識吧。” 顧絳有些無語了,焦急地問,“何謂‘可能認識’?” 李曉君急中生智,道,“我是認識一個西洋教士,但是他介紹自己時說了好長的一串名字,我沒聽清楚,也沒記住,現在聽你說起應該就是他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