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片土地上當然是有蜘蛛這種動物的。 但是土著人沒有生物學的概念,他們將那些灰黑色的、無害的蜘蛛與昆蟲劃歸為一類,稱為“瓦納爾”,意思是“隨處可見的小蟲”;又將那些色彩鮮艷的、有毒的蜘蛛稱為“迪特特”,與毒蛇、毒蟾和毒蘑菇等同,意思是“追隨劇毒圣樹的東西”,似乎它們都是森林里那一棵棵毒樹的衍生物。 向導不想用這兩個詞。 而僅以音譯的話,他又總覺得缺失了一點什么。 短暫的思考之后,向導找到了一個自以為合適的詞。 “諾娃!蜘蛛!”向導高聲呼喊道,“蜘蛛!諾娃!” 諾娃——它不是什么蜘蛛蟲子的代稱,甚至也不是某個具體的事物。 它是土著人傳說中吞吃神明的怪物。 在這片地方,部落和部落之間信仰著不同的神明,當他們發起戰爭時,通常會打著神明的旗號。 無論哪個神明,在土著人的眼里都是不老不死的。 而這對于各個部落來說,這就有些麻煩了——只要敵對部落的人還信仰著他們的神明,他們的男人就不可能投降,他們的女人就很難被馴服,他們的敵人就有可能死灰復燃。 所以,就有了“諾娃”。 它是從深淵里爬出來、吞噬和處決弱小神明的怪物,形象多變,有時是一個長著三首九眼的巨人,有時是一團混沌不可見的黑泥,有時是一個八足的蜘蛛怪物。 只要某一個部落在戰爭中失敗,他們的神明就會被投喂給“諾娃”,而失敗者在哭喊中喪失精神寄托,最終毫不反抗地成為勝利者的奴隸和食糧。 這是這片大陸的潛規則。 而現在,被編造出來的“諾娃”似乎終于有了它的用武之地。 “諾娃!”“蜘蛛!”“諾娃!”“蜘蛛!” 女人們含含混混地在喊。 她們發不出像樣的聲音,但是那狂熱的、如同動物般的嘶吼,卻讓人感覺到,她們似乎已經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 “……”貝拉面無表情地轉過身,八根蛛爪如同利刃一般張合,“走吧。” 像是巧合又像是必然,“諾娃”這個詞恰好是她名字中的一部分。 她本來就是那個吞噬神明的怪物。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