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騎兵-《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富有富的打法,窮有窮的搞法。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窮一點也好,光腳不怕穿鞋的,敢打敢殺。
裝備精良又如何?
苦縣之戰,東海王司馬越率眾二十余萬伐石勒,忽然一命嗚呼,眾軍推舉大名士王衍為帥,十余萬晉軍被石勒兩萬輕騎如野獸一般圍獵追殺,晉軍自相踐踏,死者如山,無一得免……
晉軍的裝備不如石勒?兵力不如石勒?
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王衍為帥,手握重兵,卻害怕承擔責任,不敢出戰,只想逃避,抬著司馬越的靈柩去東海國安葬,似乎在他眼里,一個死了的司馬越比十幾萬的將士重要,比北國江山重要,也比千千萬萬的百姓重要。
最終,漢人恢復河山的希望湮滅,十余萬大軍為之陪葬……
五胡亂華,石勒并非百戰百勝,其武略也不過中上之資而已,之所以能成事全靠同行襯托,天下士族之首的王氏也居功甚偉,王彌、王浚、王衍想方設法的將其一口一口喂大……
再好的裝備也撐不起一具沒有血性的身體。
李躍個人覺得晉朝之敗,先敗在精神上,所謂的魏晉風流,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將軍,山上的鹽不多了,需提前想辦法。”周牽一臉憂愁道。
糧食與金銀等價,而中原的鹽比金銀還貴,尤其在這亂世里,鹽代表力氣,不僅人要吃,戰馬每隔一段時間也要喂些。
山上已經非常節省了。
一鼎粟米粥,才撒上一星點鹽,沾個咸味。
其他的都可以湊活,鹽卻湊活不來。
李躍望著沙盤,滎陽周圍有鐵有煤,有山有水,唯獨沒有鹽,“先去周圍縣用糧食換一些。”
周牽搖頭道:“據屬下所知,附近郡縣也缺鹽。”
天下大亂幾十年,石虎橫征暴斂,自漢魏以來的商業體系早被破壞。
連人都沒有,自然不會有鹽。
“那就只能向鄭王兩家借一些。”李躍揉了揉額頭。
當個寨主不容易,一萬多人的吃喝拉撒都要提前想好,不然就是一場災難。
上一次人情往來,鄭王兩家拿了自己的錢帛,這個面子應該會給。
都在滎陽地界,抬頭不見低頭見。
周牽道:“此亦非長久之計。”
“你可有良策?”李躍沒轍了,滎陽一不靠海,二不靠鹽湖,很難找到鹽。
“屬下逃難時經過河東郡,解縣地界有大鹽池,我等可向東進入洛川,北入邙山,渡過大河,進王屋山、雷首山(中條山),取其鹽,回程時,有山走山,有水走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