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自力-《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不怕軒轅山野戰,就怕他們持續不斷的襲擾。
“遵令。”張生野拱手。
煤礦離黑云山很近,用不著擔心周圍的勢力。
李躍遂帶人開采,豫州地界的煤質量還算上乘,完全能滿足取暖的需要。
漢武帝鹽鐵專營,使得冶煉技術大大提升,煤大規模應用于冶煉之中。
滎陽城中就有一座漢時遺留下來的高爐,時至今日,還在為羯趙源源不斷的打造兵器和盔甲。
魏晉士族們弄出一種香煤餅,將煤炭搗成粉末,用輕紈細細篩之,摻以梨、棗汁等香料,制成梅花、鳳鳥等各種形狀,放在香爐中,燃用時能發出陣陣清香。
奇香分細霧,石炭搗輕紈。
石炭正是煤。
煤餅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之物。
一車車的煤拉回黑云山,加些黃泥,制成煤餅,放在土坑中,可以緩緩燃燒一整晚,整間屋子都是暖的。
唯一的隱患就是中毒,李躍嚴令每間屋子必須通風,還讓女營日夜巡查,發現關門燒煤者,一律當眾鞭笞二十。
黑云山取暖問題算是解決了。
山上動腦筋的不是李躍一個,心靈手巧的婦人們用曬干秋草編出一種草衣。
李躍試了一下,美觀什么的就不用考慮了,能滿足日常出行,也能保暖,還能防雨,但有些扎人,穿在身上非常不舒服。
不過山上就這條件,窮有窮的辦法,很多新加入的難民都還光著屁股和腳丫子。
他們分到草衣草鞋之后,立馬喜笑顏開。
除了草衣,還有皮衣,獸皮、鳥羽、雞鴨鵝毛全都被收集起來,做成衣服。
李躍就分到一件豹皮裘,和一件狼皮袴。
魏晉時期的冬天,遠比后世寒冷,秋收之后,北風席卷大地,一天比一天寒冷。
山上孩童光著腿,拖著鼻涕能漫山遍野的跑。
六七歲就能追兔捉鳥,下地干活,十一二歲彎弓搭箭,提刀握矛……
嚴酷的生存環境讓每個人的意志都變得堅強。
就連李躍也感覺自己變得堅韌不拔。
整個黑云山仿佛一座山城般,木屋和石屋從半山腰一直綿延到山頂,所有人都在竭盡所能的勞作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