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算計-《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桓溫在荊襄崛起,占據上游,江東連半壁江山都沒有,居然還這么多破事。
“也就是說,此戰不可避免?”李躍聽的頭皮發麻,看郗逸之的意思,似乎他們也希望打一場?
上一次是占了軒轅山的地利,這次在平原上大戰,黑云山優勢不在,反而是張遇有優勢。
郗逸之目光一閃,“將軍若能擊敗張遇,,對桓公大有益處。”
站在荊襄的立場,自然希望能借黑云山之手,打壓王謝兩家,挫敗殷浩、荀羨。
建康實際上已經進入門閥共治階段,小皇帝司馬聃只是他們的提線木偶。
桓溫有滅國之功,聲勢正隆,實力強橫,怎肯屈居王謝殷荀之下?
你們能摸司馬家,我桓溫為何摸不得?
八王之亂,衣冠南渡,司馬家的皇帝尊嚴已經被踩在腳底下,一輪又一輪的權臣向皇權發起了挑戰。
司馬家剛到建康時,江東本地豪強接連叛亂,欲趕走北方來的“傖子”。
東晉實際上一直都是北方大士族壓制江東本土,建康朝堂上,基本都是北方大士族,江東本土士族則被排擠在外。
就連當初立下三定江南大功的周玘,也被排擠出去,郁郁而終,臨死前叮囑兒子周勰:“殺我者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
李躍揉了揉額頭,“在下知曉如何做了。”
郗逸之意味深長道:“桓公在江陵靜候將軍捷報。”
毫無疑問,此戰是黑云山向桓溫獻的投名狀。
李躍厚著臉道:“黑云山地狹力弱,張遇兵多將廣,不知……荊襄能否給些支持?”
“將軍難道不知?張遇已經封鎖豫州全境,荊襄縱然有心支持,也過不來。”郗逸之一臉似笑非笑的神情。
直到這一刻,李躍才忽然看到他眼神中的一絲輕蔑和戲謔。
一個“郗”再加一個“之”,就能看出他背后的家族。
郗家雖然也是北方流民帥出身,但在江東身居高位,歷經三代,早已成為俯視眾生的大士族……
送走郗逸之,李躍陷入沉思。
成為別人手中刀的感覺并不好受,靠山也不是那么好依靠的,每一步的背后都充滿了各種算計。
張遇得到謝氏的支持,實力更加強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黑云山成功了,打擊了王謝荀殷的勢力。
黑云山失敗了,遭受重創,會更容易被荊襄掌控,即便全軍覆沒,對他們也沒多少影響。
桓溫怎么都不會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