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詰問-《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非是在下搪塞,而是形勢如此,張遇用兵謹慎,雖折損千余人馬,但手上仍有三萬之眾,我軍只有五千余人,能守住洧水已是不易,何談進攻?躍兵敗事小,耽誤桓公之事,乃是大罪,若荊襄愿支援數千人馬,在下定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李躍客客氣氣的把球踢了回去。
五千人主動進攻深溝高壘的三萬大軍,這事放在哪里,都是自己占著理。
但郗逸之不是善解人意之人,步步緊逼,“黑云山加上軒轅山有四萬之眾,足以與張遇一戰!”
此言一出,帳中諸將皆怒目而視。
能說出這種話,已經暴露出江東朝廷是怎么看待北人的,分明就沒把黑云山當人看。
黑云山有四萬人不假,但老弱婦孺占了一大半,這些人就因為郗逸之的一句話,全被推上戰場?
這是讓他們去送死!
似乎他也感覺說錯話了,改口道:“揀選山上青壯與老卒,湊出兩萬人馬,足以一戰?!?
李躍心中一動,此前桓溫的信中,并不是這么咄咄逼人。
好歹桓溫也是帶過兵上過戰場,不會這么愚蠢,黑云山的價值是呼應他日后北伐,而不是陷入江東的內耗之中,孤注一擲。
即便打贏了又能如何?
除了讓黑云山成為眾矢之的,李躍看不到任何好處。
“這是閣下之意,還是桓公之意?”李躍盯著他的眼睛,不再隱藏自己的氣勢。
每個從刀山血海里滾出來的人,身上都會沾染些煞氣。
目光一碰觸,郗逸之主動避讓了,“桓公已將中原之事托付于某!”
桓溫手上捏著江南半壁江山,既要盯著剛剛平定的蜀中,還要盯著建康朝廷,日理萬機,不可能面面俱到。
“閣下請回,沒有桓公鈞令,恕難從命!”李躍懶得跟他多費口舌,今天別說一個郗逸之,就算桓溫來了,黑云山也不可能整個壓上去。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郗鑒高風亮節,有匡扶社稷之功,沒想到他的后代,淪落成如此模樣,忘記了他們原本也是北人。
“你……”郗逸之面色漲紅。
“洧水堡兵兇戰危,閣下乃江南貴人,不宜立于危墻之下,來人送客。”
“哼!”郗逸之拂袖而去,手中的詔書也帶走了……
與此同時,張遇也在受謝家的詰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