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擴軍-《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流民中人才濟濟,會識字習武的不在少數。
至于會種田的,則應有盡有。
李躍先選了三十多名屯田使,分派各地,主要任務是勸課農桑,開墾荒田,招撫流民。
試一試各地的反應,讓各大乞活軍頭目適應適應。
什么事都講究循序漸進。
穩住田地就穩住了人口,穩住了人心。
此次大戰,立功之人不在少數,除了賞賜糧食、田地,李躍一個一個的“面試”,忠誠、智力、武力、品行沒太大的問題,就授予黑云將,作為后備軍官。
連續數日,李躍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為他們灌輸華夏理念、民族大義。
華夏有太多名震千古的人物,也有太多激勵后人的精神財富。
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蘇武牧羊十九年,矢志不渝。
月姬單獨為李躍整理出馬援的事跡,特別符合眼下的局勢。
“馬援曾言: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諸位,我族先輩英雄若此,能追之二三,不枉此生矣!”
講著講著,李躍自己都不禁投入其中。
將馬援波瀾遼闊的一生娓娓道來,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將后漢周邊都掃了一遍,六十四歲高齡仍在征討五溪蠻的途中,病逝于軍中,真正做到了男兒當死于邊野馬革裹尸以還。
而關于他故事和成語特別多,講起來津津有味。
講完之后,李躍為他們頒發黑云將的小鐵牌,每上前一人,都要說一句:“華夏淪喪,百姓水深火熱,爾當努力!”
“生是黑云將,死是黑云鬼!”領到貼牌的黑云將眼神中都多了一抹不同的東西。
此后,訓練更加刻苦,很多人主動要求跟著辛粲讀書習字。
黑云山的氛圍還是不錯的,朝氣蓬勃,積極向上。
除了薄武,基本沒什么特權、階級,高層將領如魏山、徐成、梁嘯等,也不怎么講究吃穿,跟士卒們相差無幾,也就每個月有十天的休沐,與家人團聚。
李躍更是以身作則,衣不重彩,食不重味,士卒吃什么,李躍就吃什么。
衣食住行與尋常士卒無異。
黑云山的風氣也正是從李躍的以身作則開始。
提拔了一批軍官后,擴軍也在情理之中。
黑云山不再是百里之地,滎陽郡變成了實控之地,整個豫州都是勢力范圍。
五六千人馬自然不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