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江東-《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謝、褚情同一家,謝肅兵敗黑云山之后,被送到了荊襄桓溫處,桓溫又送回建康,謝家顏面盡失,免去了散騎常侍之職,貶到京口大營擔任參軍。
“吾秣兵歷馬六載,麾下將士皆是北地僑人,勇烈善戰,今可一戰而克洛陽,再戰而直搗鄴城!”
這并非是褚裒的狂言。
衣冠們都南渡了,壓制江東士族,占據建康朝堂,而北地南下的流民大多被安置在江北僑郡之中。
褚裒麾下四萬精兵,糧草充足,裝備齊全,部將王頤之、麋嶷、王龕、李邁勇冠三軍。
“大都督此時進兵略有不妥。”謝肅拱手道。
褚裒正在興頭上,卻被人打斷了,不悅道:“這是為何?”
“中原百戰之地,大都督已得壽春、彭城、下邳等重鎮,亦屯兵淮北,坐觀北國之釁,召聚流民,石虎雖卒,然其爪牙姚弋仲、蒲洪、段龕等依舊犀利,今石遵首作俑者,其后必有人效焉,大都督只需作壁上觀,便能坐收漁利也,待羯趙國力耗空,大都督提淮北流民北伐,必事半功倍!”
謝肅原本底子并不差,兵敗之后,經過挫折,人也沉穩多了。
褚裒為人謙和,不然當初也不會辭去錄尚書事之職,而效仿郗鑒出鎮京口,遠離朝堂是非之地,“識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也,汝言甚合時勢,此去建康,稟明陛下之后,吾便提兵北上彭城,坐觀中原大戰!”
與褚裒一同上表請求北伐的還有江陵桓溫。
滅掉成漢之后,桓溫并未在蜀中投入過多的精力,占領成都僅僅一個月,便提兵返回江陵,只是將蜀中人口遷出一部分到荊襄。
這也導致蜀中空虛,成漢余孽時叛時降,王誓、隗文各擁兵萬余,不過都成不了什么氣候。
此刻桓溫更關注的是江東。
當初出兵蜀中,并未得到江東朝廷的允許,桓溫便與征虜將軍周撫、輔國將軍司馬無忌率軍西進。
成功之后,威勢大勝,建康忌憚不已,擔心其日后難制,會稽王司馬昱推舉與桓溫齊名的殷浩,參與國事,以期能制衡桓溫。
但此刻的桓溫占據蜀中、荊襄富庶之地,還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麾下五十萬大軍,自然不會將一個殷浩放在眼中。
不過朝廷一直不答復桓溫的北伐請求,讓他深感郁悶和不滿,“前者滅成漢,朝廷本欲封吾豫章郡公,卻因荀蕤勸止,最終封了一個臨賀郡公,孰為可恨!殷浩志大才疏之輩,焉能與某相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