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鍛造-《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做事之前心態很重要,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奴隸,還談什么工匠精神?
李躍直接從山陽府庫中調來一千石糧食,就堆在鐵坊之內。
“今日起,每人每月三石糧,若能提升冶煉之術,賞十石糧!”
一個月三石糧,三百六十余斤,足夠讓一家人吃飽。
工匠們眼神都直了,正在遣散的鐵官徒急忙高呼:“使君,我等亦是熟手,乞留于此!”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這群鐵官徒打了幾年的鐵,熟能生巧,身體強壯,缺的是激勵。
“那就留下吧,每月一石半。”李躍手一揮,讓親兵開始分糧。
沒幾天功夫,各地鐵匠紛紛趕來。
第一件事便是分糧食,第二件事則是新衣。
李躍則觀看他們冶煉的手法,東漢流行炒鋼法,將生鐵燒至半熔融狀態,然后不斷攪拌,往里面添加鐵礦粉,最終熔煉成鋼。
既然是“炒”,就很考驗工匠對火候的掌控。
不同人炒出來的鋼質量也不一樣。
無規矩不成方圓,李躍當即各種獎勵措施。
帶出一名合格徒弟,賞五石糧。超額完成任務者,賞五石糧。能提高工藝和質量者,賞十石到百石。
別人砸的是真金白銀,不過這時代糧食比金銀更值錢,金銀不能吃不能喝,有錢也很難買到東西,糧食能救命,效果也更好。
炒鋼法的好處是鐵匠熟能生巧后,質量會越來越好,效率還算不錯,取決于多少人手。
而人手也是最容易解決的。
冶煉無法流水線,鍛造卻可以。
每個步驟都可以分拆開,李躍將其分為鍛打、淬火、定型、打磨、拋光、裝飾、質檢七步驟。
又將所有工匠編成什伍隊曲部,設什長、伍長、隊率等。
若哪個環節出錯,則集體罰沒祿糧。
刀、矛、槊、箭、斧、狼牙棒、鐵甲片,其中鐵甲最容易打造,華夏盛行札甲,也就是將一片片鐵甲片串聯起來,如竹簡札形似,所以叫札甲。
只需要一塊二寸長的冷鐵片不斷鍛打,無需加熱,打成三寸長,然后編成札甲。
比火鍛甲更為堅韌,也更輕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