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九章 雙喜-《橫刀十六國》
第(3/3)頁
“這些金銀錢帛從哪里來的,放回哪里去,以前的事都過去了,以后誰貪贓枉法,休怪軍法無情。”李躍冷著臉道。
一場喜宴弄得不歡而散。
不過李躍并不后悔,再好的制度都是慢慢毀在人情往來之中。
防微杜漸,現在不防,以后再想治理,可就難上加難了,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李躍讓辛粲起草了一份勤儉令,寫的文縐縐的,讀起來頗為麻煩,這時代絕大多人都是文盲,寫的再有文采,別人也看不懂。
這份令文不僅要給官吏看,還要給軍中將領看,更要讓所有百姓看到。
不是李躍小題大做,而是風氣壞了,怎么治都治不好。
休養生息,積累家底,不是為了讓這幫人享受。
“兩年之前,爾等饑寒交迫,流離失所,朝不保夕,如今剛剛有所好轉,便貪圖享受,難道要舍棄被胡人占據的故土嗎?難道要忘記父母妻兒被胡人殘害的仇恨嗎?吾為豫兗都督,日日惕厲自醒,衣不重彩,食不重味,況爾等乎!今日之后,嚴謹奢侈之風,各太守、校尉、縣令、都尉,務必以身作則,規民以正風,行勤儉之良俗……”
李躍洋洋灑灑寫了六七百言,讓辛粲潤潤筆,就抄錄下發出去。
口頭訓斥的再嚴厲也沒用。
李躍挑選斥候營五百人為校事,巡視地方,偵察境內將吏,考察各地民風。
只對李躍一人負責,相當于耳目。
校事一職,三國時便有之,魏吳皆有設置,漢武帝設有繡衣使者,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今時不同往日,黑云山再也不是一座山,幾萬人馬,而是橫跨中原兩州之地,五十萬百姓,治理的成本不但增加。
校事設置后,對地方產生極大的威懾。
第一個被捉拿的是軒轅山的呼延黑,這廝以前窮怕了,當上軒轅山都尉后,開始膨脹起來,養了二十多個女人,手腳也就不干凈起來,在軒轅山下私設關卡,過往之人,多少要留下點東西。
仗著李躍親信的身份,連曹堪的運鹽士卒都敢攔截。
念著當初的救命之恩,李躍留他一命,免去了他所有官職,讓他守著功田過日子。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