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二章 太寧-《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太寧二年注定是風雨飄搖的一年。
缺什么就企求什么,羯趙連番大亂,于是就弄出太寧年號。
而新的一年剛剛到來,河北再次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
隨著石祗勢力在襄國的不斷壯大,引起了鄴城的不安,石鑒遂以石琨為大都督,太尉張舉及侍中呼延盛率領七萬步騎兵分三路討伐石祗。
“石琨乃石祗親兄,呼延盛匈奴人,二人此去,只怕立即反水。”連李躍都看出不妥。
常煒道:“都督難道沒見還有一張舉么,此人應該是其中關鍵,若在下所料不錯,李農參與此事。”
政治充滿各種妥協。
李農跟張舉兩人穿一條褲子,為了李農,張舉連從兄弟張豺都背叛了。
石閔的處境只有他自己知道,外人只能推測或者事后分析。
不過從石閔一系列的手段來看,應該不會出昏招,能從一手無兵權的雜號將軍走到現在,絕非胸大無腦就能辦到的。
李躍道:“會不會是石閔故意調開鄴城反對他的勢力?”
據細作來報,這七萬步騎基本都是匈奴人和羯人,他們走了,方便石閔辦事。
常煒笑道:“若真是如此,只怕鄴城將很快變天。”
李躍深以為然。
如今苻洪西歸,姚弋仲被打殘了,南北乞活軍言和,兗州周邊地緣環境逐漸好轉。
昨日張遇、劉國還厚著臉皮派了使者來。
大義是遠親不如近鄰,同是大趙的臣子,大家以后要守望相助,不能背后偷襲……
李躍直接被逗樂了。
兗州地緣環境變好,他二人卻越來越惡劣。
司馬勛攻破南陽后,南陽基本落入桓溫手中,劉國、張遇二人屁股后面頂著荊襄的數十萬大軍……
而江東的殷浩明確表示要收復許、洛故都,刀子已經朝著他們。
夾在桓溫與殷浩之間的不是李躍,而是劉國和張遇。
李躍也派人回復他們,兗州永遠是他們的堅實的后盾,兩位老兄若堅持不住了,不要硬拼,陳留的大門永遠向他們敞開……
今年將是黑云山最關鍵的一年,周牽預算過,手上新增的人口能將兗州境內的荒田全部修整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