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講武-《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辛粲則按李躍的命令,在各郡各縣增建庠序,推崇教化,流落民間的孤兒,庶門出生的子弟皆可入學,不僅免費,還提供一日兩餐。
資質上佳者則送入陳留尚武堂悉心培養。
而這段時間,李躍也沒閑著,每天都待在尚武堂中,上午以漢書為主,下午則訓練他們騎術、箭術、刀矛等等。
兗州各大豪強的質子也在其中,與李躍的關系倒是越來越親密起來。
還有那五百黑云郎,原本就弓馬嫻熟,很多人能文能武,該學的東西基本都會了。
干脆開了個講武堂,以講解兵法為主。
李躍在兵法和醫術上下過苦功,又親自指揮過數次大戰,對兵法自然有一番心得,配上自己前世的見聞,講起來頭頭是道。
從戰爭爆發的原因,再到雙方態勢、心理博弈,背后動員,士氣軍心等等,將幾場大戰重現在眾人之前。
對李躍是個總結的過程,對他們則是深入學習。
李躍還別開生面,在沙盤上弄出了一套戰爭模擬游戲,還設置了幾個模本。
漢擊匈奴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魏武滅烏桓之戰等等。
雙方的兵力、城池、后勤糧草等等擺在沙盤上,然后讓他們推演過程。
復刻的每一場大戰都有其背后意義所在。
如此新奇的東西,自然大受歡迎,也勾起了他們學習的熱情,除了每天下午必須的訓練,其他時間都廢寢忘食的投入其中。
“爾等不能僅僅側重于兩邊的兵力、糧草、人口等等,還要注重心理、士氣,以及作戰意圖,比如烏桓人實力強勁,占據交通要道,魏軍天時地利皆不在手中,卻敢率先進攻,最終擊破烏桓,俘虜二十余萬,王衍手握十萬晉軍主力,卻被石勒兩萬輕騎追殺,傷亡殆盡,其中緣由,爾等當深思也!”
李躍旁敲側擊。
其中的確有幾個好苗子,尤其是高云,見解頗有獨到之處。
每天還不限量供應肉食,強健其體魄。
李躍奉行人吃肉才能有力氣。
講武堂遂成為兗州的最高學府,豪強子弟與黑云郎混在一起,受其影響,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
環境能輕易改變一個人。
而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正是價值觀建立的時候,受到李躍各種方式的影響,想不轉變都難。
兗州豪強李躍沒辦法,但他們的子弟,李躍卻可以潛移默化的改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