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章 北渡-《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這種談話本來就沒有多少意義。
不過是互相打個照面,摸一摸雙方的心思而已。
慕容恪之所以能解決冉閔,最大的原因是摸透了冉閔的性格,一步一步將他誘入天羅地網之中。
不過他這招對冉閔有用,對李躍則沒多大效果。
“慕容將軍若愿意棄暗投明,某必以國公之位待之!”李躍讓親衛們大喊起來。
“中原百戰之地,李都督與江東反目,今又與我大燕兵戎相見,敗亡之日不遠矣,李都督天下豪杰,卻不識天命,惜哉、惜哉!”
這套老生常談的說詞,李躍都聽出繭來,驅馬向前,立于黃河邊,濤濤河水在腳下流淌,李躍揚鞭北指:“大丈夫之志,當如大河滔滔不絕,不東奔到海,誓不回頭!十年之內,某必率百萬中原精銳,橫掃幽燕,踏破龍城,屆時再與閣下抵掌而談!”
得中原者得天下!
這個時代,無論是關中,還是遼東、江東,都不可能跟一個整合起來的中原相提并論。
中原所缺的是人口,是發展的時間!
給中原十年,燕國何足道也!
說完,便將長鞭拋入滔滔黃河之中。
既然慕容恪的笑聲能斷斷續續的傳來,自己的這番言辭也能傳過去。
兩岸忽然安靜起來,只有呼呼的風聲,以及黃河流淌之聲。
這天下間能率華夏崛起者,還有幾人?
以前摸著冉閔過河,現在掉坑里面去了,該自己站到前面去。
做大事,就要義無反顧,舍我其誰!
“李都督雄心壯志,真豪杰也,且看鹿死誰手,他日攻破陳留,再與都督面談!”對面也毫不示弱。
說完這句后,兩邊不歡而散,各自回營。
對峙還在繼續,鄴城、魯口都沒有投降。
崔瑾、賈堅從平原戰場趕到黎陽,按照李躍的命令,并沒有急著進攻。
慕容恪麾下數萬步騎,還有連環甲騎,平原野戰,大不利于黑云軍。
他二人到來,大大減輕了白馬、黎陽、枋頭等地的壓力,慕容恪的注意力也被牢牢吸引在白馬。
眼看著火候差不多了,李躍令高云率三千黑云軍,帶著自己的牙纛,從枋頭渡河。
枋頭為大河南北樞紐,兩岸遍布渡口,靈昌津(又名延津)、棘津、文石津、磽津等等,慕容恪的兵力被吸引在白馬一線,無暇顧及其他渡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