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灄頭-《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這個時代,也不可能真的清點出具體兵力。
如果把后方運送輜重的丁壯算上,沒有三十萬大軍,也有二十五六萬了。
一號稱三十萬大軍之后,效果異常明顯,青兗各地的叛軍全都安分起來。
河北跟慕容恪眉來眼去的郡縣也都寂然無聲,默默的關注著這場大戰。
連魯口呂護都上表稱贊梁軍軍容鼎盛,威名遠揚,必能旗開得勝……
李躍對聯軍一向不放心,人多了湊在一起,反而多生是非。
石虎四十萬大軍圍攻棘城,卻被慕容恪兩千精騎殺的雞飛狗跳,在李躍看來,慕容恪勇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趙軍太過臃腫,久攻不克,士氣低落,內部漸漸腐爛,遇上不要命的慕容恪,自然摧枯拉朽。
而此戰慕容垂也是如此,號稱三十萬大軍,卻山頭林立,各懷鬼胎,互不統屬,被王猛鉆了空子。
面對慕容恪,李躍不想重蹈覆轍。
兵貴精而不貴多。
遂令魏山為左先鋒,率三萬鎮軍從清水之北包抄灄頭。
權翼、姚益生為右先鋒,從東武自南向北逆擊灄頭。
姚弋仲在灄頭經營了十六年,權翼、姚益生也在此地生活了十六年,熟悉地勢。
這兩路既是偏師,也是李躍拋出去的誘餌。
三路人馬并非孤立,而是一個品字形,李躍率六萬黑云精銳居中,以斥候指揮聯絡兩軍,嚴禁冒進。
一旦慕容恪經不住誘惑,出兵攻打任何一路,李躍的中路大軍就會飛奔而上,將慕容恪圍殲在清河郡!
隨著細作這一年多的滲透,李躍對燕國也越發了解。
可以說,整個燕國都是靠慕容恪威信頂著。
有他在,燕國各種矛盾被按了下去,慕容垂也得到重用。
歷史上慕容恪逝世后,燕國迅速敗亡,數年之間從巔峰滑向谷底,足見此人對燕國的重要。
如果此戰能滅了慕容恪,即便丟失黃河以北的土地,對李躍而言,都不算太虧。
等于打斷了燕國的脊梁。
“慕容恪出兵沒有?”李躍第四次詢問。
慕容恪擅騎兵,擅長突襲,李躍分軍三路,就是給慕容恪發揮的機會。
按道理,慕容恪不該猶豫,除非他看破了自己的意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