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不動-《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臣愚鈍。”崔宏拱手。
李躍笑著揮揮手,硬轡頭拉不住下坡的驢,張平、姚襄都想跟對手碰一碰,多說無益。
讓他們碰一碰也是好事,只有被打疼了,才會知道厲害。
心中有了決斷,寫成密信,讓宿衛送往鄆城,征詢王猛的意見。
兩天后,王猛的回信就到了。
跟李躍所想相差無幾。
“慕容恪攻并州,其意圖在我,乃是誘殿下北上野戰,萬不可中其詭計,張平成名二十年,羯趙時便為驍將,慕容恪即便攻陷并州,必傷亡慘重,屆時殿下可伺機而動……”
王猛的信非常長,分析了天下形勢。
讓李躍意外的是,他覺得并州其實不重要。
燕國拿下并州,反而是個負擔。
其一,擋住了代國的擴張方向,兩邊必會齟齬不斷。
其二,燕國的手伸到了并州,就跟氐秦接上了,苻氏可以容忍并州在張平手上,但絕不會讓并州落入燕國之手。
其三,燕國拿下并州,版圖橫跨萬里,從遼東至太原,處處需要防守,燕國將很難集中兵力,攻打河北。
此時恰恰是梁國革新的最佳時機。
不必卷入他們的大戰之中,用心經營中原即可。
而且革新也到了關鍵時刻。
他這么說,李躍也就放心了。
張平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慕容恪想吞并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洪武元年四月十七,就在梁國各地忙著春耕時,桓溫傳檄各地:此行只為拜謁先帝陵寢,中原諸軍不必驚恐,各守城池。
很明顯,這封檄文是寫給梁國看的。
姚襄率精銳埋伏于伊水北林中,遣使至桓溫,假意投降,引誘晉軍北上。
不過這種小伎倆沒有瞞過桓溫的眼。
兩軍交戰于伊水。
桓溫對洛陽勢在必得,結陣而前,親被甲督戰,晉軍人人奮勇,朱序、桓石虔血戰在前,姚襄抵擋不住,陣亡四千余眾。
晉軍乘勢而入洛中,桓溫大張旗鼓,傳檄各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