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歸降-《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不過他這么一投降,也將姚氏的精華也帶了過去。
“姚襄陣亡后,其他人全無斗志,兵敗如山倒,紛紛投降,大雪封路,難以逃脫。”張生野據實稟報。
“高云、徐成二部在何處?”
人沒了,地盤不能再丟。
“苻堅出兵安邑,卻慢了一步,被高將軍先行收復安邑,便引軍退回蒲坂,連占領的城池都放棄了,高將軍收復河東大部,徐將軍順利收復弘農。”
苻堅倒也識相,不過這樣的人更難對付,手上有苻雄留下的部曲,還有鄧羌這種萬人敵,短期內想要滅亡關中機會不大。
姚襄滅亡,梁國也沒吃什么虧,順利接收了河東、弘農二郡,與氐秦接壤。
幾天后,西面陸續傳回各種消息。
姚萇投降后,苻生為了緩和與關中諸羌的關系,以郡公之禮厚葬了姚襄,還封姚萇為揚武將軍,仍統舊部,入長安聽用。
不過當初追隨姚襄的舊部則全被苻堅吞下。
權翼、薛贊等人都被苻堅收入麾下。
姚拓拖家帶口入鄴城之后,李躍也為姚襄舉喪,厚待了姚拓一家,賞賜田宅金銀,安心做個富家翁肯定沒問題。
中原也有不少羌人,姚弋仲父子屯駐灄頭十七年,樂善好施,扶危救困,廣有人望,為姚襄舉喪,實則也是收聚人心。
河東到手,可以走黃河以西,與代國互通有無。
兩邊算是聯系起來了,河套的鐵弗部匈奴名義上臣服于代國。
真要算起來,鐵弗部頭領劉務桓跟李躍還是連襟。
羯趙建武七年(341年),劉務桓迎娶拓跋什翼犍之女……
李躍感覺關系網被打開了。
原本打算從并州直接走私過去,現在則不用這么麻煩了。
等到開春,冰雪消融,梁國的裝備就可以源源不絕的送過去。
有需求就會刺激生產。
梁國境內兩大鐵坊,滎陽、山陽全都收歸國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讓兩座鐵坊擴大規模。
規模有了,產量也會提高。
量變會變成質變,兵器也越打越精良。
從梁國建立開始,中原戰火基本消弭,有了安定的環境,大批工匠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
東漢以民曹兼主繕修、功作、鹽池、園苑之事,西晉設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
李躍直接設立工部,直接與戶部、吏部平齊,以當年的山陽太守曹凝為工部尚書,左右侍郎二人,下轄工、田、虞、水、鍛五司。
又在尚武堂中特別開設工學院,凡手藝爐火純青者,按照品級,賞賜宅邸,領朝廷俸祿,讓他們衣食無憂,能夠安心鉆研技術,帶徒弟。
李躍只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大把的錢糧砸下去,一個完善的體系也就建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