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整軍-《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一統北國?
看來王猛對統一天下并不看好。
不過李躍向來實事求是,以現階段看,能拿下整個北方,還有很長一段路走。
未來天下格局,就在李躍、王猛、常煒三人間產生。
商議妥當之后,秘而不宣,就連身邊的郎吏也隱瞞著。
不是信不過他們,而是這種決定未來的大戰略,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躍下令調秦彪、糜進兩員宿將為王猛的左膀右臂,以他們的班底組建新軍,又從尚書堂抽調五百子弟。
感覺仍有些單薄,思慮再三之后,將呂光、劉牢之、諸葛侃一同調給他。
如今苻堅在關中繼位,呂光與他自幼相識,雖然不會背叛,但將來也不會下力氣攻秦,不如讓他去打鮮卑人。
劉牢之、諸葛侃這兩個猛將對王猛而言如虎添翼。
至于裝備,滎陽鐵坊優先供應他們。
不過王猛卻擔心從滎陽運送兵器,容易被細作察覺,不如就在魯陽再開一座鐵坊。
魯陽本身就是一座大鐵礦,周圍都是煤礦。
李躍同意了他的請求,旋即升王猛為汝州刺史,持節,鎮南將軍,都督汝、許、豫諸軍事。
三州的糧草、賦稅不必上繳鄴城,直接給他養軍。
西路有王猛,問題不大。
不過東路大將,李躍需要仔細考慮。
崔瑾在滄州造船、曬鹽,成果斐然,組建了一支兩百海船的水軍,對外宣稱是漁民,一邊打獵,一邊訓練水軍。
剛剛起步,海船也不是一年就能造出來的。
離軍事用途還很遠。
不過框架搭起來了,總會派上用場。
崔瑾長于治理,領兵打仗,中上水平,遇上慕容恪、慕容垂、慕輿根這些猛人,只怕不是對手。
秦彪、糜進二人抽調王猛麾下之后,東面可用的將領只剩下一個鹿勃早。
他加入黑云軍的時間太短,無法服眾。
李躍思索了很久,決定調老將賈堅北上。
賈堅經驗豐富,在齊地聲望極高,當地士族豪強都要給他幾分薄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