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整軍-《橫刀十六國》
第(3/3)頁
因外面罩著牛皮,對弓箭、投石有一定的防護力。
不過唯一的缺點是太過笨重,無法施行各種地形,作戰(zhàn)時,前面需要牛馬拖動,后面還要人推。
但用在河北大平原上,絕對是一件利器。
尤其是針對襄國、薊城這種雄城。
“此乃臨沖車也!是小人日夜鉆研所成!”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木匠道。
而他的眼神中有掩飾不住的對金子的渴望。
“賞五百畝田,四百金!”李躍大手一揮。
只要有用,絕不吝惜這點錢財。
“謝……殿下!謝殿下!殿下大恩大德老朽永世難忘!”老頭激動的胡子都在顫抖,兩腿一哆嗦,直接跪了下去。
李躍最煩的就是動不動有人下跪。
其實漢魏以來,君主與臣子都是坐而論道,平時見面,拱手一禮即可。
軍中上下級一般也只是半跪而已。
跪多了,人也就很難站起來。
只有俘虜、奴隸們動不動雙膝跪地、
李躍寧愿他們遇到問題提著刀子解決,也不愿他們動輒下跪。
“起來,這是你應(yīng)得的,以后我大梁士民無需下跪!”李躍尋思著以后訂立一套禮制,把服飾也一同改良一下。
寬衣博帶,大袖翩翩,雖然瀟灑,但不利于征戰(zhàn)、勞作、出行。
其實北地已經(jīng)有融合的趨勢。
石虎從西域弄了幾十上百萬胡人過來,受華夏影響的同時,也在影響著華夏。
羯趙大軍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鎖子甲、投矛手、圓盾騎兵等中亞風(fēng)格。
圓領(lǐng)袍、皮袍、胡床、胡餅等物也傳入中原。
戰(zhàn)國時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大大增強了趙軍的戰(zhàn)力。
華夏文明固然璀璨,但任何文明固步自封,只能逐漸衰弱,吸收其他文明的成果,才能不斷強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