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鞭刑-《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到了九月,各地詳實的數據呈送戶部,基本與預算一致。
不過常煒送來一份賬簿,李躍看完之后皺起了眉頭,淮河兩岸各縣都是豐收,唯獨譙縣欠收。
譙縣雖然只是一個縣,但在曹魏時期卻是五都之一,南北通衢之地,境內河流眾多,土地肥沃,不豐收也就罷了,居然還欠收。
譙縣令正好是崔宏。
“怎么回事?”李躍對崔宏大失所望。
誰都看得出來,派出他出去,只是歷練歷練,遲早會調回中樞。
他今年才十七歲,李躍就算想重用他,也許沉淀沉淀。
“外放縣令后,崔宏整日借酒消愁,不理政務,以致有今日之事。”常煒嘆了一聲。
崔宏一出身就是天之驕子,被譽為冀州神童,被崔家小心呵護,未經挫折,如今只是一個外放,他就接受不了打擊……
智商高的人,情商不一定高。
再這么下去,崔宏這棵好苗子就廢了。
李躍對他寄以厚望,現在卻有些恨鐵不成鋼,年輕人經歷些挫折,絕不是什么壞事,世上有人能一輩子順風順水?
眼下各地都忙著秋收,瞪著眼珠子防備別人來劫掠,北國暫時安寧,李躍決定親自去一趟譙縣。
于公,崔宏才智卓絕,有培養的價值。
于私,他是自己的小舅子,跟隨多少,屢有建策,就這么躺平擺爛了,實在有些可惜。
遂率兩千親騎南下。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國中治理的如何,不能只看賬面上的數字。
不過此次南下,也不全是為了崔宏,王猛練兵大半年了,雖然對他有極大的信心,但只有親眼所見,才能心中有數。
這一戰不容有失。
自鄴城向南,塢堡成群,出于防守需要,百姓大多聚塢而居,忙時耕種,閑時訓練。
經常籠罩在戰爭陰影下,大河以北還是有些荒涼,人口都被遷往大河之南,以防萬一。
不過渡河之后,阡陌縱橫,青壯忙碌其間,七八歲的孩童在溝渠間捕魚捉蝦,歡笑聲一片,見到黑云騎兵,并未慌亂,反而沖著騎兵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
曾經破落的城池重新煥發生機。
進進出出的騾馬牛車絡繹不絕,將山貨河鮮送到城中售賣。
現階段梁國不鼓勵經商,但也沒有完全禁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