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來回-《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殿下英明。”張生野拱了拱手,“不過斥候回來時,恰好遇上張瓘使者索振。”
“使者?”李躍不用猜就知道張瓘的使者來干什么。
能威懾苻堅的只有梁國。
李躍頗有些心動,苻堅為了攻打涼州,抽調了蒲坂和潼關的主力,鄧羌、苻飛兩員萬人敵也調走了。
關中前所未有的空虛。
如果此時令河東的王猛突襲蒲坂,機會非常大,如今又是天寒地凍的時節,黃河結冰,形同虛設。
攻破長安,等于斷了苻堅的根基,除掉了將來的一個潛在對手。
再發展個幾年,一樣能滅掉燕國。
悅綰遇刺,其實就是燕國的分水嶺,革新失敗,正式從巔峰開始下滑。
時間拖得越久,燕國矛盾越大。
秦、晉、燕,隨便滅一個,以后都會是梁國一家獨大的格局。
“傳索振入見。”李躍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這年頭哪有什么真正的盟友?都不過屈從于眼前的利益而已。
索振出身敦煌索氏,乃涼州數一數二大名士,曾力諫張重華,聲名遠揚。
“拜見梁王,如今苻堅精銳盡出,關中空虛,正是天賜之機也,苻氏貪得無厭,一旦壯大,他日必為梁王勁敵也,梁王若出兵,涼州愿歸附,認梁為宗主!”索振非常急,一句廢話都沒有。
苻堅雖然退兵,張瓘的處境反而更為艱難。
國中諸郡皆不聽號令,急需得到外力的支持。
而張祚篡位之后,直接稱帝,跟江東已經鬧翻,只能找上梁國。
涼州存在有一定的價值,能牽制苻堅。
不過李躍一番權衡后,還是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想法,張瓘不是那塊料,根本不是苻堅的對手,協助他沒有任何意義。
其二,關中遍地羌氐,氐秦有民意基礎,王猛的五萬新軍或許能攻破長安,卻難以徹底平定關中,到時候陷入兩線作戰,非但滅不了他們,反而與其結仇,既滅不了秦,也滅不了燕。
做人就該踏踏實實,不能三心二意。
“閣下所言甚是,然涼州之危不在外,而在內,梁燕大戰,無暇西顧,孤鞭長莫及,今苻堅已然退兵,貴國當勵精圖治,收拾人心。”李躍婉拒。
涼州實力并不差,苻堅啃不下姑臧就是明證。
這時劉應掀帳而入,瞥了一眼索振,拱手道:“殿下,燕軍傅顏部南下。”
李躍從胡床上起身,“軍務繁忙,無暇招待閣下,汝等好生招待先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