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水軍-《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他的到來,彌補了梁軍一大短板,關東雖是北方,但水軍大有可為。
曹魏力行“以通渠積谷為備武之道”的國策。
北伐袁氏、烏桓前,花費數年之功,挖掘運河,將大河兩岸連成一片,中原的糧草、士卒能快速輸送到河北,成就了鄴城的建安風流。
不僅魏武掃滅袁氏,大破烏桓,也讓司馬懿完成了百日滅公孫淵的神話。
后為了壓制江東,又向南開鑿廣漕渠、賈侯渠、淮陽運河、白池運河等水網,將睢、潁、淮、泗等幾大水系連接起來,大軍出洛陽,順潁水而下,直達淮河。
所以淮南三叛能夠迅速平定。
后世的大運河其實也是建立在曹魏的基礎上,關東的底蘊便是來自于這一條條的運河水網。
水軍更大的意義是快速輸送至前線。
要防備未來桓溫的北伐,就不能忽視水軍的發展。
李躍左手拉著王猛,右手拉著馬顧登上輿車,一同入城。
鄴城之中早已站滿了百姓,一次次的勝利褪去了他們臉上的愁苦與饑饉,取而代之的是自豪與自信。
“萬歲!萬歲!”
輿車走到哪里,哪里便歡呼聲一片。
“多少年未曾見過如此盛景,殿下文治武功,遠勝魏晉!”馬顧忍不住感慨道。
“只是魏晉么?孤要再造文景之盛!”
李躍眼中的盛世,只有文景、漢宣,以及歷史上的貞觀、開元。
漢唐、漢唐,華夏的巔峰,若能重現漢唐盛世,李躍這輩子也算值了。
曹魏還算勉勉強強,但司馬家的西晉還是算了。
士族豪強倒是歌舞升平,百姓水深火熱,按說一個朝代創立之初,總要有些朝氣,司馬家倒好,立國沒幾年,雍涼、青徐起義一次接著一次。
沒有八王之亂,豈有五胡亂華?
“殿下有如此恢弘之志,臣自當附驥攀鴻!”王猛眼中泛起光彩。
“末將恨不能早遇殿下?!瘪R顧恭敬之中略帶幾分拘謹。
李躍哈哈一笑,“現在也不晚!”
這一年,李躍也才而立之年,恰如梁國立足于關東大地之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