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六十五章 改制-《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登基儀式完成后,李躍下令更改服制、禮制。

    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人靠衣裝,服章是一個人氣質的體現,也是一個王朝的氣象。

    魏晉士人喜食五石散,寬衣薄帶,方便散熱。

    整個精英階層不是墮落,就是寄情山水之間,他們是風流快活了,但給華夏帶來深重的災難。

    不說跟兩漢時投筆從戎的儒士相提并論,就是跟三國時代的士人,差距也是巨大的,平日互相題表,互相吹噓,到了國家危難時,束手無策,直接跪在胡人胯下……

    禮制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漢魏西晉,都推行孝道,家中長輩逝去,動輒丁憂三年,期間要吃、住、睡在父母墳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頭、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司馬家不好意思以忠義治國,大力推行孝道,弄得兄弟姊妹期功服之喪也要丁憂……

    其他各種禮儀更是繁瑣到了極致。

    圣王明禮制以序尊卑,異車服以章有德。

    禮制是維護國家穩定和統治的基礎,但太過繁瑣,反而加重了負擔。

    禮制的很多核心東西,在這個時代并不全是糟粕,但過于注重儀式,反而忽視了內在的東西。

    其實曹爽、夏侯玄的正始改制中便提出更改服制、禮制。

    不過他們的革新被司馬懿和士族撲滅了。

    服制上,免去寬袖博帶,以直裾曲裾深衣和圓領袍為主,以護臂收攏袖口,以蹀躞帶收攏腰身,方便時時刻刻砍人。

    十六國時代,圓領對襟,小袖長袍的圓領袍已經盛行于北方,最早是秦代軍服,漢代為內衣,發展到南北朝,融入了不少鮮卑風格,逐漸成為常服,盛行北方。

    反正一個原則,方便勞作、征戰。

    禮制則去繁化簡,丁憂改為半年,服心喪即可,在心而不在形。

    嚴禁厚葬、殉葬,鋪張浪費,提倡節儉、簡潔。

    如果是在江東,李躍的這些舉措很難實施,但在如今的北國卻阻力甚小,并未掀起多大波瀾,也沒人敢在李躍剛剛登基時不長眼,前來反對。

    老牌士族大部分都衣冠南渡了,還留在北國的很難形成大氣候,在胡人胯下茍活就不容易了。

    北國融入各族習俗風格,反而煥發了新的活力,對新事物習以為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