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打壓-《橫刀十六國》
第(3/3)頁
“多謝陛下關愛,然則臣非手無縛雞之力一書生,弓馬嫻熟,且唯有臣去,可示大梁之誠意。”劉應多次出使其他勢力,口才、見識、膽氣皆非尋常人可比。
以他現在的年紀,正是渴望建功立業之時。
見他如此堅持,李躍也不好拒絕,“那就多帶些精干之人。”
以梁國現在的實力,估計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敢對使節不利。
“領命!”劉應拱手一禮。
漢朝經營西域,主要是為了夾擊匈奴,絲綢之路只是附贈品。
同樣,梁國經營西域,也是為了反擊草原。
草原極其遼闊,從鮮卑山到蔥嶺,再到里海,都可以算作草原。
歷史上漢朝也沒有徹底消滅匈奴,一部分人流竄至極西之地。
晉武帝咸寧年間,便有鮮卑人流竄到西域,被西域戊己校尉馬循擊敗。
從漠南擊敗拓跋什翼健沒用,斷不了根,鮮卑人隨便找個水草豐美之地躲上幾年,養好傷后,便可以卷土重來。
中土逐漸走向一統,事實上,草原也正走向統一。
檀石槐、柯比能、拓跋郁律幾乎統一了草原,弄得草原上遍地都是鮮卑人,拓跋什翼健沾著這些鮮卑雄主們的光,成了草原共主。
讓拓跋什翼健這么發展下去,弄不好一個不亞于兩百年之后的突厥帝國提前出現。
但凡草原帝國崛起,就一定會南下攻擊中土。
所以不是梁滅代,就是代吞梁,沒有第三個選擇。
以前站在中原視角,覺得拓跋什翼健放棄河套云中是蠢,但從草原視角上看,不失為明智之舉。
而現在李躍一統北國,代國自然而然成為下一個獵物。
拓跋什翼健這些年也一直跟梁國過不去,什么事都要摻和一腳,在后面掣肘。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