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運河-《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就在李躍的注意力放在西邊的時候,南邊卻出事。
這幾年校事府、鴻臚司不斷滲透和宣傳,以及各種惠民之策的吸引,荊襄人心逐漸轉向大梁。
在年底忽然就有兩千多戶偷渡漢水,逃亡南陽。
兩千多戶,將近一萬百姓,在這時代絕不算少。
晉軍出水軍攔截,秦彪、糜進亦縱騎兵救援,兩邊在谷城爆發一場激戰。
晉軍損失三十多艘戰船,但梁軍傷亡八百七十多騎,皆為晉軍戰船重弩所傷,不過好在掩護大部分百姓順利渡江。
桓溫立即警覺起來,率精銳從濡須返回襄陽,開始嚴查細作,緝拿說書人。
若不是得到荊襄豪強的協助,連楊略都險些被生擒。
“江東人心已經轉變,可喜可賀!”常煒更關注江東一些,畢竟只要晉朝存在一天,始終都是大梁潛在的對手。
“楊略都熬了三四年了,襄陽就是座鐵城,也該融化了?!?
李躍看著楊略送來的奏表。
按照他的意思,如此朝廷南征,城中會有豪強、軍戶響應,里應外合,只有桓溫不在,有六成把握攻破襄陽。
但如果桓溫一直呆在襄陽,則只有兩三成。
畢竟襄陽是桓溫的大本營,多年的威望壓著,豪強和軍戶心底打哆嗦。
不過攻下襄陽,不等于就滅了江東,只是打開一個缺口而已。
“先西后北再南,大戰略不變?!崩钴S心中默默盤算著,六成勝算還是風險太大,更何況桓溫就坐在襄陽。
要么不不出兵,要么必勝。
常煒道:“江東內有謝安,外有桓溫,相得益彰,江東至少還有十年國祚?!?
江東這種門閥共治的體制,雖然爛,卻能維持晉朝這艘破船搖搖晃晃的向前劃。
每每有權臣試圖越界時,其他士族門閥不是拼命拖后腿,就是群起而攻之。
王敦、蘇峻皆是如此。
現在的桓溫也面臨這種狀況。
“只要桓溫還想進一步,總會有機會的,傳令楊略,不必急于一時,校事、鴻臚吏先蟄伏起來,保存實力?!崩钴S心態越來越穩健。
別看江東現在一副半死不活的衰樣,卻還是有些戰力的。
這一場摩擦就能看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