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對外-《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豪強遷至龜茲,只怕百年之后,龜茲非國家所有,不如改為皇子的封國。”盧青提出一條頗具建設性的意見。
李躍大為心動,不過龜茲雖然富庶,但受地緣影響,向西發展潛力不大,反而向東兼并焉耆、高昌、鄯善為其首選,然后窺伺涼州。
封一個皇子在此,只怕不用百年,幾十年后,就會掉頭向東。
地緣決定命運。
“龜茲太小,等慕容垂拿下天山以北,再行封國,朕不但要在西域封國,將來高句麗、漠北亦是如此!”
滅亡龜茲、宿溫、獪胡等國后,李躍雄心萬丈。
十六國雖是亂世,但鍛煉出來了大量精兵悍將,基本壓著周圍勢力打。
有生之年,李躍要竭盡全力,擴大華夏文明的疆域。
就像此次西征,滅亡龜茲帶來的利益完全覆蓋了投入。
錢糧、奴隸都只是短期利益,更長遠的利益是商路,從古至今,東西商路就是華夏的地緣大戰略。
“陛下英明。”盧青呆了呆,似乎沒想到李躍的心思這么大。
“此戰豪強出力甚多,我們吃肉,也要給他們一些骨頭,不然以后以后誰還陪朕玩?”李躍笑道。
“陛下不怕他們發展壯大?”
“你不也說百年之后么?只要大梁強盛,四面八方就都是忠犬,問題在內而不在外,如今經營龜茲,少不得他們的助力。”
事實上,越是邊境之地,對中樞的向心力就越強。
以唐朝為例,安史之亂后,河西走廊被吐蕃侵占,中原各地節度使割據自立,但安西軍抵抗吐蕃四十年之久,少年熬成了白發,寧死不降。
吐蕃勢力一衰弱,涼州張、陰、索、曹等大族立即起義,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率十一州歸唐……
李躍寧愿兩三百年后西域崛起一個華夏國度,也不愿全部淪落胡塵。
新詔令一下達,整個涼州的士族豪強都沸騰起來。
出人出力,打生打死,不就是為了土地和財富么?
李躍全都給了。
非但涼州豪強,連鮮卑、匈奴、羌部豪酋們也蠢蠢欲動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