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封國-《橫刀十六國》
第(3/3)頁
李躍思索片刻,一個李佑肯定不夠,跟太子一樣,需要有自己的班底,不然去了西域,免不了被人陽奉陰違或者架空。
“朕準備將秦彪、糜進二將一同封過去,再選募三千精銳,何如?”
再調兩員大將過去,能加強對西域掌控。
王猛道:“西域在撫而不在討,兩位將軍驍勇善戰,倒也適合,不過還應選拔封國官員,以穩住諸國諸豪酋?!?
“景略所言甚是,那就由尚書臺選拔國相、長史、司馬、以及諸曹從事和掾吏?!?
封了國,等于一個小國,要有自己的行政班底。
“請陛下賜以國名?!备趺驼勈戮褪撬?,什么事都能迅速敲定。
李躍想了想,“就叫秦如何?”
封國以秦晉魏為尊。
晉字被司馬家玷污了,漢又被匈奴人弄黑了,思來想去,只有這個“秦”字適合。
秦在這個時代仍有巨大影響力。
蔥嶺以西諸國仍以秦稱呼華夏。
其二,這些從秦涼遷徙過去的部族,對秦情有獨鐘,氐秦之后,還有姚秦、西秦,以及后來隋末的薛秦,連李二大帝都是秦王。
李躍心中就三個合適的國名,秦、夏、魏。
夏、魏以后準備封在高句麗或者漠北。
王猛對此并不在意,一個封國名字而已,“天山以北甚大,還需劃分郡縣。”
在內為州縣,在外還是實行郡縣,便于分化管理,又不至于太碎片化,能抵御北面威脅。
只有劃分了郡縣,才算真正實際占領。
李躍一直認為七河流域的丟失,是華夏莫大的損失。
“從東到西,七河改名秦、楚、齊、趙、燕、魏、韓,開分四郡,開業、興龍、撫天、長云。”李躍雖是武夫,但早年也讀過幾本書,基本的文化水平還是有的。
不敢與漢武帝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相提并論,但至少比河湟的破羌、臨羌、定羌這些地名要強上一些。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