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勸進-《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雖然有桓石虔的協助,但也只是擊退了豪強軍而已。
進攻建康受挫,豪強聯軍縮回會稽,與建康對峙起來。
桓溫招撫、封官、許愿全都沒用,豪強們沒有如以前那般妥協,鐵了心不跟“北傖”們過了,以會稽郡為核心,聯合吳郡、吳興、毗陵等郡豪強,割據一方,一同對抗建康。
桓溫面臨北方梁國壓力,一時片刻也沒辦法清剿他們,兩邊就這么僵持著。
“殿下西退梁虜,東平亂賊,于天下有再造之功,理當克成大統,率江南士民,再御北寇!”散騎常使侍袁宏拱手道。
此言一出,堂中諸人都目光炯炯的望著桓溫。
天下難得出現均衡態勢,梁國的第一波攻勢擋住了,江東的叛亂基本平定了。
豪強們在宣城遭受重創,從攻勢轉為守勢,并且很長時間里,將無力進攻。
受此次叛亂影響,士族們基本只剩下一條路,與桓溫抱團取暖,共克時艱。
這個時候正是稱帝的好時機。
桓溫目光轉向謝安,謝安低頭不語。
郗超起身道:“江南暫安,應約束士卒,安撫百姓,厲兵秣馬,積蓄糧草,整軍備戰,殿下已貴為楚王,不可務虛名而處實禍。”
桓溫這個楚王跟皇帝沒什么區別,連名義上的皇帝司馬昱都要看他眼色行事。
但楚王終究不是皇帝。
而且跟著桓溫的荊州軍勢力,并不滿足于劫掠,他們一路追隨桓溫攻入建康,不是為了讓別人當皇帝。
現在的安寧只是前奏,真正的暴風雨還沒來。
頭上頂著一個晉室,永遠都是寄人籬下,只有登基為帝,麾下的荊州士卒才會安下心來。
事實上,荊州軍也沒以前那么聽話了,失去荊襄,士卒對桓溫怨恨交加。
桓溫為了安撫軍心,放任他們燒殺擄掠。
軍紀一旦松弛,想要再撿起來,千難萬難。
關鍵桓溫也不敢在這時候用猛藥,荊州軍是他最后的依仗,得罪他們,桓溫連楚王都坐不穩。
“安石意下如何?”桓溫目光從郗超身上挪開,落在謝安身上。
謝安緩緩抬頭,一拱手,“臣以為,江東內憂外患,非殿下不能力挽狂瀾,殿下早日登基,早定人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