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規則-《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怎么,你二人有何異議?”見二人不說話,李躍詢問道。
“兒臣領命。”李儉意識到什么,目光瞥了瞥王猛。
在權力中樞待了這么久,不可能還是當初的菜鳥。
之前的心事重重,應該是提前想到了此節。
這說明他已經是個合格的太子。
王猛很快就一臉坦然,“陛下安排十分得當,此戰定能旗開得勝。”
“報陛下,巴中守將鄧定、常璩等人舉城投降,巴蜀皆歸大梁。”盧青在殿外激動稟報著。
常璩此人李躍有些印象,曾作為桓溫使者出使過鄴城。
常氏也是蜀中大族,如今薛強、周楚已經攻入蜀中,巴蜀豪強選擇替桓溫陪葬,還是選擇依附大梁,一目了然。
以前打著晉室的旗號,還能安撫巴蜀人心。
如今桓溫撤掉最后一層遮羞布,晉室所剩不多的正統性也就蕩然無存了。
“知道了。”李躍沒太驚訝。
巴蜀豪強這時候還為死戰,才是一件咄咄怪事。
巴中拿下,江南防線就面臨腹背受敵的困境,長江的優勢去了一半。
“兒臣有一事不明。”李儉開口道。
“說。”李躍和顏悅色。
“前者謝家已經與父皇聯姻,謝安一時之俊杰,應該知曉江東不可長久,為何還不來請降?”
江東這艘破船在狂風巨浪中搖搖晃晃而不沉沒,功勞最大之人是謝安。
當初王氏與桓溫叫板,如果謝安站在王氏一方一同發難,只怕桓溫連楚王都當不成。
仔細來看,桓溫的種種行徑,其實都有謝安在暗中推波助瀾。
說不定兩人私下早已結盟。
“不必高看謝安,他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謝家,桓溫的楚國有一半是謝家的,你說謝家是愿意來大梁當貳臣,還是愿意與桓溫共治天下?”
世上所有的一切都遵循最大利益原則。
謝家在江東是半個皇帝,從一個二流士族,發展成為高門中的翹楚,豈會輕易舍棄到手的一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