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后勤-《橫刀十六國》
第(2/3)頁
李躍沒指望桓溫投降,只是走個形勢,勸降給對方士卒聽,順便增長己方士氣。
以桓溫今日的地位,也不可能投降。
“末將愿為前鋒,攻破敵營!”謝玄拱手道。
李躍沒有回答,眺望東北面,敵軍層層疊疊,從山坡上一路向下綿延。
或許是小勝了謝玄一場,楚軍士氣尚可,來往的斥候游騎雄赳赳氣昂昂,營壘中的楚軍還算肅整。
“東邊形勢如何?”李躍問道。
盧青道:“豪強軍與海……賊一路勢如破竹,拿下吳縣、既陽、毗陵等地,正在圍攻曲阿。”
曲阿背后才是建康,與石頭城一左一右拱衛建康。
“那就再等等。”李躍道。
看桓溫的架勢,明顯是要來玩命,雞毛山不好打,楚軍居高臨下,多備弓弩,江面上樓船、艨艟一字排開,露出森然的重弩,與地面營壘形成交叉覆蓋。
從任何地方進攻敵方營壘,都逃不過對方的弩機。
三國時代,這種水陸協同的戰法已經較為普遍。
關羽三萬荊州軍水陸并進,也是靠此戰法壓得數倍兵力的曹軍抬不起頭。
幾十年后,宋武帝的卻月陣,原理與眼前的架勢相差無幾。
江東一向以各種弩機見長,苻雄、苻萇皆為晉軍弩箭所傷。
歷史上桓溫不僅攻入關中,還一度打到枋頭,威脅鄴城,但都因為猶豫不決,導致功敗垂成,但這并不能泯滅桓溫的軍事才能。
楚軍以逸待勞,己方遠來勞頓,稍有不慎,就弄成李躍一地雞毛了。
越是這個時候越應該小心翼翼。
穩扎穩打就能贏,沒必要與桓溫玩命,讓將士們承受更多的傷亡。
只要海賊和豪強聯軍攻入建康,桓溫就是腹背受敵局面,建康都沒了,桓溫還能抵擋幾時?
大軍遂就地起營,等待后方輜重運抵前線。
“陛下何不以萬人敵破之?”盧青事后詢問道。
謝玄水軍遇挫,長江制水權在桓溫手上,李躍不敢水運,改從柴桑陸運過來,進展緩慢。
而且砲石還要就地收集,比較麻煩。
就算李躍想用,一樣要等后方輜重運來。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戰爭,后勤補給能力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尤其在古代,一場戰爭,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行軍和運送糧草輜重上,接戰反而是少數,發起大戰的時候,往往勝負早已決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