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波瀾-《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廣陵也就是隋唐經濟文化重鎮揚州,憑山臨海,其繁華不在建康之下。
漢時吳王劉濞受封廣陵,建立吳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吳國之富庶為天下最。
此地還有發達的運河體系,華夏最早的一條運河邗溝,便在此地,連接淮河長江,關鍵還靠海,站在中原立場上看,其地理優勢猶在建康之上。
恰好李儉從石頭城送來一道奏表,建議修葺建康城。
李躍當即否決了。
過了十幾日,李儉竟然親自趕來江陵陳述此事,“建康為江東要沖,數代定都于此,得此地,可安江東,父皇為何不允?恢復舊城,其實用不上多少錢糧,軍中有不少俘虜,地方亦有流民,可以工代賑。”
李躍沒有回答,“你覺得廣陵如何?”
“廣陵?”李儉對這個突兀的問題沒有準備,望著地圖想了想,“此地為淮南重鎮,南望江東,東依大海,莫非父皇想以此地為海軍之基?”
“你方才也說了,建康乃江東要沖,得此地可安江東,若為賊人竊據,則又將南北對峙,南北對峙數十載,最難解的不是疆域上的南北對峙,而是人心中的南北之分,重建建康,還不如擴建廣陵,以淮南制江東!”
建康被焚毀,等于破了江東百姓心中的一座壁壘。
地緣上,廣陵自然更偏向中原一些。
隋唐兩代也是大力發展廣陵,而壓制建康,也算卓有成效。
隋文帝還摧毀了鄴城。
以當下的形勢看,建康被毀不算一件壞事,即便要修葺,也要等到十幾年后,江陵發展起來再說。
此外,李躍這么做也是防備江東豪強將來崛起,一旦滲透建康,也就有了與北國對抗的資本。
或者以后老李家的某位南下,占據建康,就會重演漢朝的七國之亂。
廣陵位于江北,南望建康。
控制潁水運河,等于控制淮南,然后通過淮南控制廣陵,再通過廣陵壓制江東地方勢力的崛起,形成一套完整的控制鏈。
“原來如此,兒臣受教了。”李儉很快就想通了。
地方與中樞的博弈永遠存在,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變,兩邊有各自的利益訴求。
豪強代表地方勢力,即便李躍現在將這些豪強全都抹除,只要地方還有人在,豪強勢力就會重新興起,并且延續前代的仇恨。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國抵抗秦國最堅決,最終滅秦的也是楚國。
有唐一代,造反的總是河北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