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會不會想辦法進行報復?” 趙善東咬牙切齒的說道:“王康報復我的方式,就是將我兒子弄死?” “讓我也變成跟他一樣的老光棍?” “老了以后無人養老送終?” “沒錯。” 陳宇問道。 “這尊白玉觀音不是盜墓賊賣給我的,真正要把它給我的,其實是王康?” 憤怒能使人喪失理智,也能讓人恢復短暫理智。 趙善東的情況屬于后者。 此時此刻,許多疑惑不解的事情,好似都能串聯在一起。 盜墓賊以低于正常價的價格,將價值兩千萬的白玉觀音,低價賣給趙善東。 而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尊白玉觀音的人,一共只有四個。 除了趙勇,剩余三人安然無恙。 陳宇講明王康的作案動機。 經過抽絲剝繭的分析,趙善東認定白玉觀音是王勇害自己兒子的兇器。 又想起了王康的太爺爺。 王康的太太爺爺曾在舊社會給人算過命。 懂得些奇奇怪怪的本事。 “陳醫生,真相應該是這樣的吧?” “王康為了報復我,收買了一名盜墓賊,將有問題的白玉觀音交給我。” 趙善東努力進行分析。 王康在觀音里做手腳,讓藏在里邊的邪祟傷害趙勇。 繼而達成迫害趙家的目的。 “通過這種方式讓我絕后,成為跟他一樣的老光棍。” 趙善東恨恨道。 “你說對了,具體情況就是這樣。” “王康家中長輩中,有一位會些稀奇古怪的本事。” “雖然沒有傳給王康,卻將這些本事寫在一本手札里。” “大概兩年前的春節前,王康進行節前大掃除。” “在一個角落,找到了這本手札。” “那時,他已經開始謀劃著,怎么讓你兒子從這個世上消失。” “本打算雇人把你兒子綁了,之后賣到國外,看到手札內容,王康的報復方式也跟著發生改變。” “將你兒子賣到國外并不穩妥,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被救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