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匯合高小高-《且下瓊樓》
第(2/3)頁
但也不過是以此找個由頭罷了,背后無不是深思熟慮,籌謀良久的謀而后動。
身居上位者,即便不免人性,總有頭腦發熱的時候,其身邊卻不會缺了仍存冷靜之人的勸阻和掣肘,讓其終回冷靜之中。
還有一點,則是寧郃覺得,泰元也有可能高估了他們自己的份量。
他們若是真自發來此,打個秋風、試探一二還好,若是被人派出來的,那他們也不過一個棋子罷了。
滄瀾海上,本以黎朝水師最盛,鼎盛之時足有三十萬余水師將士,戰船眾萬,橫行四方。
后西朝武寧、武淵兩國水師,隨著黎朝的沒落,而與之分庭抗禮,各據南北。
自大溱成祖后,安西軍水師,便是第一,只是人數遜與兩者,遂留三方鼎立之勢。
但安西軍水師的戰力,卻是當之無愧的各國魁首。
可以說,泰元他們成功避開,全程沒遇上安西軍水師便罷,一旦遇上,以這支灑朝水軍個個毫不掩飾的,披甲整裝的樣子,安西軍一個都不會讓他逃了去。
說白了,一幫就是炮灰的家伙,盡管出身可能都極為不俗,卻也不值得被高看哪兒去。
而若真是如此,灑朝的目的也就顯而易見,有沒有此時他這一遭,都一樣。
而且開戰與否的選擇權,反而還攥在大溱的手中。
這里是大溱境下的海域,泰元他們才是越境之敵,大溱的反應才是最關鍵的那個。
反之,灑朝若真有心現在就對大溱動手,這般小打小鬧的舉動,全無什么意義,只會讓大溱對他們有所提防罷了,遠不如尋個合適的時機,直接大軍壓上,來的有用。
只是今日這件事,待來日真有開戰契機時,被拿來當個由頭,倒也足夠。
至于他不直接殺了泰元,一開始純粹是殺不起。
一艘戰船好幾百精銳甲士,真抱著跟他同歸于盡的想法,找他拼命。
即便他能都給殺了,萬霩他們要么死傷殆盡,要么跟那些朔碩人一樣想法用小船逃離,或是直接跳海,他即便守著這三艘船,都沒法將之弄走。
最后無論打過打不過,他都是的跳海,試試能不能游到離陽島的結局。
更大的可能是餓死淹死在海里……
后來么,倒是能殺。
但他還是抱著那么一丟丟能再勾搭來人,將之拖在離陽島附近的心思的。
畢竟事有萬一,他也不能就給咬死了去。
萬一那些人,都是泰元這般信心足的要命的呢。
而不來,則其實更合他的心思。
只要他從北境活著回來了,他便往海西去,到時候大可以撩撥刺激一番,看看這泰元會不會再來找他一戰。
有了現在這船上的這些友情奉送來的兵甲,他心中底氣也是十足的很。
“頭兒,琶軻他們回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