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再看看下發單位,袁萌的眼睛忍不住快速地眨巴了一下。 半個小時后,袁萌看完了這份文件,隨后抬頭看著久久不語。 這份文件里透露出了兩個信息。 第一,要扶持本土的從業者,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從業者。 第二,要整改一些娛樂產業的一些不良的風氣。 這種文件,肯定是研究了很久才會發出來的。 換而言之,早就在考察了,徐川這么跳的人,不可能沒有進入考察的范圍。 徐川看著袁萌,隨后笑著說道:“有時候啊,我總覺得我的那些同行的敏感性還不如網友呢。 誒,是不是因為頭部藝人賺錢太容易了,無法無天慣了。頭部影響中層,中層影響底層。導致整個娛樂圈的在這方面的意識相當淡薄啊?” 袁萌面對這個問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在地球上,有個節目叫《無線超越班》,他們當時營銷了一個讓徐川覺得很無語的熱搜話題,叫#老戲骨整頓內娛# 說實話,這可真把徐川給看笑了。 罵幾句愛豆就是整頓內娛了? 別鬧了,上了節目導演組讓你說什么你就得說什么。 就這還整頓內娛。 真正能整頓內娛的就只有上面。 整頓自然不是下發規定那么簡單,還要去扶持相應的人,上下一起發力進行改變。 也就是說,徐川說的考題不是針對自己的,而是針對所有人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展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態度了。 展示能力的事情,徐川已經在做了。 網絡上,爭議的內容在張妍的引導下漸漸的發散開了,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所謂的“前輩文化”。 這個詞其實在日韓被討論的比較多,畢竟那倆國家這方面確實離譜。 但就像徐川之前跟張妍說的那樣,倚老賣老這種事情,在所有群體中都出現,甚至都不是職場,平時大家日常出行也會碰到。 所以,這種話題天然有討論度。 于是乎,徐川的行為算不算是代表著新一代年輕人對于職場的看法,算不算是對于職場壓迫的一種反抗。 這兩個問題被討論的熱火朝天。 這種情況下,梁茹君儼然成了“職場壓迫”的代表人物,仗著資歷深,欺負新人。 而徐川則是成為了一個有能力的“職場新人”的代表,手上有本事憑什么要被老梆子欺負? 年輕人是立場鮮明的支持徐川的,畢竟大家是同齡人。 然后稍微年長一些,有了很多社會經驗的人,覺得反抗是可以,但過激不好,很容易適得其反,大家有時候還是要委婉一些。 總體來講,大家對于職場壓迫還是比較厭惡的,聚焦的點在于徐川的處理方式到底算不算好。 不過,也有一些壓迫的既得利益者們,或者說想吃這口流量的人跳出來,批判現在的年輕人眼高手低。 各式各樣的群體紛紛下場。 這下從娛樂新聞,討論成了社會新聞。 “媽的,話題數據破15億了。”就在同行討論的時候。 突然有個人說道:“徐川又發微博了。” 這話一出,大家紛紛掏出了手機翻看起來。 只見在徐川在維博中寫道: 【各位廣大的網友朋友大家好,我從未想過會因為我引發如此大的討論,關于這些討論,我想給大家講講我的故事。 其實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從去年在一個非常巧合的情況下被大家認識的。 如果那次算出道,那么我出道到現在滿打滿算大概10個月,每每回望這10個月的經歷,我都會感到恍惚。 10個月的時間,我做了一檔綜藝節目,參與了一些商務合作,發表了一些歌曲,認識了很多人,當然也有很多人認識了我。 在我認識的人當中以及認識我的人當中,對我友善的有之、對我仇視的有之。 說來不怕大家笑話,有那么一段時間,我每天都要花大量的精力泡在網上去瀏覽和我相關的信息。 看到夸我的我就開心,看到罵我的我就難過。 后來,我有意識的去計算了我開心和難過的時長占比。 我發現我難過的時間比我開心的時間要長得多,這并非因為罵我的人比夸我人多。 而是因為人對于負面信息的感知力要比正面的強。 其實這個道理,我所學的專業早就告訴過我了。 當時我以為我懂,現在看來我并不懂,我從未做到知行合一。 說這些其實是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好人和不那么好的人,這與對方的年齡、性別、職業無關。 這些天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我發那首《別蹭了》到底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我確確實實的被某些事情給激怒了,我需要去證明自己的清白。 但站在一個公眾人物的角度,我想說我做錯了,我的行為會被很多人所關注、討論甚至是模仿。 我有義務也有責任去慎重的對待每一件呈現在公眾面前的事情。 我榮幸于,我的行為能讓大家引發對于一些社會現象的討論。 同時,我更加羞愧于我的行為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負面情緒。 《別蹭了》這首歌我會刪除,同時希望那些轉載了這首歌的個人或媒體機構也能刪除。 最后,我想對所有關注我的網友鄭重的道歉。 對不起,以后我會好好履行一個藝人該履行的職責,為各位呈現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大家提供正向的情緒價值。 謝謝大家!】 徐川的這條維博一經發出,算是把一些圍觀的同行看懵了。 “他這是在干嘛?吃飽了撐得,輿論對他有利啊,這個時候跑出來認什么錯啊?還把那個《別蹭了》刪掉?” “是啊,他腦子瓦特了?” “有人威脅他嗎?不至于吧,梁茹君有這么大的能量?” “蠢啊,愚蠢啊,那現在網上那些年輕人都是那他發歌作為反抗職場壓迫的論點的,現在能刪歌嗎?這不把流量往外丟嗎?” 而就在同行不理解徐川的這一手操作的時候。 一個媒體賬號轉載了徐川的維博,并且發表評論道【社會需要正向的公眾人物,輿論需要正向的討論方式,將群體標簽化、單一化、扭曲化是相當不可取的行為。 依仗所謂“資歷”打壓后來者,為了所謂“熱度”,販賣虛假人設,引導及縱容“粉絲群體”對他人肆意攻擊博取眼球,更是不可取的行為。】 看到這個媒體出現,同行紛紛瞪大了眼睛。 因為轉載徐川這條維博的媒體叫“新花”。 很快#新花評論徐川#的詞條,以火箭般的速度在熱搜榜上沖。 與此同時,在會客室坐了許久的袁萌,不可置信的看著徐川問道:“你知道官媒會下場?” “事情這么大,一定會出來定性的,再發酵下去就要出問題了,所以,我得先表態,我再不表態,就沒機會表態了。”徐川笑著說道。 說完,他又聳了聳肩道:“我考試好像通過了,我覺得以后其他家的綜藝我上不了沒關系,有一家的能上就行了,你說是不是?” “呵,哈哈哈哈哈哈。”袁萌突然大笑了起來,笑完之后她開口問到,“我能問一下,你最開始的目的就是這個嗎?” “從去年我坐在《創造101》的導播臺的時候,我就在想,事情不該是這樣的,但問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上面不能亂來啊。 誒,你知道過年的時候,我看這一屆‘飯圈春晚’,又是韓國藝人掛在第一名。 然后那個掛在第三名的韓國藝人韓在熙的粉絲,還要以內娛藝人不配的說法去撕第二名的田梓麟的時候,我是什么感覺嗎? 你知道我看到景小五在維博官宣和韓在熙合作的時候,那個恨不得跪舔又有些得意洋洋的模樣,是什么感覺嗎? 你知道去年我和內娛的新資本做《創造101》搞出那么大的動靜來,上面是什么感覺嗎? 我一直在等一個考試的信號,終于讓我在三月份等到了。 這個輿論話題量和我的表態是我的第一份試卷。 馬上,我就要交我的第二份考卷。 我就是要告訴我的考官,我是一個既懂又能的人。”徐川擲地有聲的說道。 徐川的話音剛落,張妍敲門的聲音隨之響起。 “徐總,根據計劃專輯還有半個小時上線,江南的MV視頻現在發維博還是等統一的時間?” “現在發出去。”徐川轉頭對著張妍說道。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