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夢瑩睜開了眼睛,抬頭看著這棵樹久久無言。 “這棵樹好大啊?!币粋€男人的聲音突然出現。 林夢瑩轉頭望去,只見不遠處徐川正仰頭看著高大的樹冠。 “是啊?!绷謮衄撦p輕開口道。 徐川聞言轉過頭來,看著林夢瑩露出了一個探尋的眼光,隨后微微頷首道:“你好。” “你好。” 兩個人就那么在樹前對視著,《江南》的那個前奏再度響起。 鏡頭從兩人的背后繞過,繞在徐川的背后時,他面前的林夢瑩已經換上了明制的大紅嫁衣,頭上的木簪也換成了鳳冠。 繞到林夢瑩身后時,她面前的徐川也換上了婚服。 唯一不變的,是那棵四百多年的香樟樹。 鏡頭再次繞了一圈,兩人的又變成了現代裝束,而那顆香樟樹則是變成了它四百年前還未參天的模樣。 再一轉。 徐川依舊是現代打扮,而對面的林夢瑩則變成了那穿著嫁衣的老人。 鏡頭推近,老人的眼神里驚喜、懷念、釋懷、愛戀等等情緒匯聚在一塊,她張了張嘴,想說什么但始終無言。 千言萬語,最終寫進了眼睛里,表達在展顏中。 畫面定格在了她的臉上,慢慢暗淡下去。 隨后《江南》的字幕出現。 作曲:徐川 作詞:徐川 …………… 該如何去形容《江南》這首歌呢。 其實沒什么好形容的。 這首歌當年是當之無愧的NO1,無論是從數據還是從獎項來看。 那如何去形容徐川寫的故事呢? 這是一個典型的在家國背景下,矢志不渝的愛情故事。 華國人是能懂這種情緒的。 加上香樟樹背后那個不算太熱門也不算太冷門的寓意。 讓整個故事有了400多年的現實錨點。 而且,那個老人家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袁萌托關系請來的。 徐川拍MV的時候,老人家的一個眼神直接把他都給弄哭了,一點不夸張。 再配上《江南》作為背景音樂,這個MV觀看起來,效果想差都難。 甚至,只要故事不是太離譜,配上《江南》都差不了。 所以,《江南》爆了。 全網播放量短短半天,就直接達到了五千多萬,這可是沒注水的數據。 數之不盡的觀眾在反復刷著不同平臺的MV。 為的就是去看看不同平臺的人對這個歌和MV是什么看法。 甚至,有的人翻了半天評論區,就想找一條噴子的評論。 他們現在極度想和噴子對線,沒辦法,大家都說好,對起線來底氣可太足了,現在正是找優越感的好時候。 可惜,好評太多了,噴子的評論被淹沒了,那真得翻半天才能找到。 與此同時#給我一首歌的時間#的再次沖上了熱榜。 點開詞條一看,當頭最熱的博文是一張圖片。 這個圖片其實之前發過一次,就是徐川拿著話筒說:“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然后粉絲說“不給”。 現在換了,上面依舊是徐川拿著話筒說:“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下面則是一張哭的很兇的表情包。 在博文下面,各種評論加起來有一萬多條。 【好家伙,給你一首歌的時間來騙我眼淚是吧?】 【你知道我看到這個MV最后鳴謝字幕的故事原作上,寫著徐川兩個字的心情嗎,我很想砍死他。 寫的啥玩意啊,你寫一半???你和林老師碰到了之后呢,現代的故事就不能一起拍了?】 【這不是斷章狗么?穿越了400多年的相遇,后續呢?我要看后續。】 【我再給你一首歌的時間,你趕緊給我把后續拍出來】 【不是,這個有沒有故事原型啊,抗倭名將嗎?】 【那個老人家是誰啊?這也演的太好了吧,最后一個眼神殺哭了我】 【楊瑞珠老師,好多年不演戲了,一直在演話劇,沒想到被徐川給請了過去】 【那棵樹在哪?】 【同問,這棵樹在哪?】 【他們去了好幾個地方取景,真不知道在哪】 很快#楊瑞珠#和#香樟古樹#這兩個詞條直接沖上了熱搜。 大家把楊瑞珠老師年輕的照片和視頻翻了出來。 只能說,歲月從未敗美人,楊老師從年輕美到老。白發蒼蒼依然掩蓋不了她的風華。 至于香樟樹那邊,很多人開始分享起自己家鄉的古樹來。 300年的那都拿不出手,1500年的香樟古樹見識一下。 與此同時,負責售賣《給我一首歌的時間》數字專輯的Q音辦公區。 “老大,數據爆了,這才六個小時啊?!币粋€人大笑著說道,徐川的數據好Q音也賺錢。 “你說這明天開銷量數據的時候,能賣出去多少?” “說不好,搞不好要翻三倍。” 在藍星,數字專輯的售賣是有一套流程在的。 一般來講,會賣一個月的數字專輯,也有賣的更長的。 這個時候,直接點是聽不了的,好比徐川這張專輯的定價是20塊,得花20塊錢,才能下載和收聽徐川的歌。 等一個月后,就會開放給VIP進行試聽和下載,也有人會在下載的時候收錢,看版權方自己的選擇。 而24小時開銷量其實是一個小小的宣傳手段。 新專輯上線的時候,24個小時之內網友在Q音的上是看不到這張專輯的銷售數據的。 這個數據會在專輯上線24小時后公布出來,同時會公布這個專輯在排行榜上的排名。 就此,這個專輯就進入了打榜的階段。 現在能打的榜有三個,一個是半年榜,一個是年榜,還有一個是總銷量榜。 當然,其實24小時榜單也可以打,但很少會有人去打這個,除非你是奔著創造歷史去的。 同時在藍星華國,有自己的一套對于唱片等級的評判標準。 這個標準下,會根據不同的銷量情況來冠以不同的頭銜。 銀唱片10萬張的銷量,金唱片50萬,白金唱片100萬,雙白金200萬,三白金300萬,鉆石500萬,殿堂金鉆1000萬,在往上就沒有劃分了。 而實體唱片則不同,1萬張已經是銀唱片了,5萬張是金唱片,10萬張就是白金了,基本上是數字專輯的10分之1的算法。 這個年代買實體唱片的人還是少。 目前,排在Q音專輯銷量總榜上第一的,是韓國男團IGOG的17年的新專輯,銷量1584萬。 排在第二的是另一個韓國男團,1233萬。 排在第三的,則是韓國女團DSR的17年的專輯,銷量1034萬。 排在第四的,終于是華國藝人了,一個叫白天宇的出道了大概十來年的歌手,算是音樂圈里面流量最大的一個歌手。 特點就是,歌反正沒聽過,人大家倒是都認識,目前的銷量是915萬。 這其實也很正常,Q音是可以刷量的,一個人買幾萬張甚至是專輯的都有,至于那種幾塊錢一首的單曲,更是嚇人一個人買二十多萬張。 就割韭菜這一塊,韓國藝人比內娛流量藝人可厲害多了。 至于老歌手們,這些年都沒發過新專了,大多都是發單曲,單曲不計入這個榜單,而是在另外的榜單里面。 時間繼續流逝。 很快,一天過去。 很多同行和徐川的粉絲,都在期待著徐川的24小時開榜成績。 “能到80萬嗎?” “你小看了徐川是不是,80萬,100萬我覺得都有?!? “到不了吧,24小時100萬,這銷量不得奔著千萬去啊,這是專輯,不是單曲?!? “內娛新人從來沒有一個歌手能拿到這個成績,哪怕是徐川,我也覺得不行?!? 一張專輯的宣傳期雖然有一個月,但80%的潛力會在前兩周耗盡,后面兩到三周的時間,基本上就是往上頂銷量了,能頂多少頂多少。 因此宣傳的策略也是不同的,前面各種做短頻快的曝光;組織粉絲活動、簽售活動等等。 與此同時,能上多少綜藝就上多少綜藝,去宣傳自己的新專輯,這樣等綜藝節目播出的時候,就可以在后兩周也能獲得一定的曝光。 現在對于徐川來講,有一個問題是宣傳渠道直接少一半,原本袁萌聯系好的各種綜藝節目,現在是各種借口,扯來扯去反正就是不方便。 她那天跑去找徐川,急就急在這里。 好在徐川自己猛,不然這張專輯搞不好要砸了。 所以,袁萌現在也很想看看徐川這張專輯24小時的數字專輯成績是什么情況。 反正實體專輯目前在電商平臺賣了大概8萬張的樣子,再努努力一個實體三白金唱片(30萬)的頭銜跑不了。 終于,在大家的期待下,Q音開了徐川的榜。 【截止目前@徐川《給我一首歌的時間》數字專輯24小時銷量達到206.4萬,目前排在Q音2018上半年銷量榜單第1、年銷量榜單第1、總銷量排行第36位; 另該成績目前排在Q音24小時銷量歷史成績第1,打破由IGOG于2017年創造的158.5萬的24小時銷量記錄】 隨著這個維博發出來的,還有一張海報。 這下圍觀的同行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臥槽?兩百多萬,刷量了是吧?” “比IGOG多了將近50萬,不可能吧,那可是IGOG,最火的韓國男團。” “狗日的,音樂市場現在這么賺錢了嗎,這一天就是四千多萬的收益,徐川到手怎么也得有個一千七八百萬了吧?” “賺個屁的錢,是人家賺錢,那發專輯發到死銷量都上不了100萬的多的去了,現在做一張專輯不便宜,這點銷量也就回本了?!? 還別說,這個同行真沒算錯,Q音抽成后,星堂再和徐川進行分成,徐川稅前到手還真就差不多是這個錢。 同行在算徐川能賺多少錢,網友和粉絲關注的可就不是這個了。 【川哥牛逼,終于看到有人能踩棒子一腳了】 【我靠,24小時的銷量就已經是年榜和半年榜第一了嘛?】 【廢話,現在才4月份,2018年剛開始呢,這四個月又沒什么強勢的歌手發專輯,可不就是第一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