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吃年夜飯的時間點可能有一些區別。 就好比徐川的老家,有的人下午兩點就開始吃年夜飯了。 而作為京城人的安泉,他們家一向是7點左右開始吃年夜飯的。 年夜飯是在他父母家里吃的,兄弟雖然都結婚成家了,但也不分開過年。一家人就那么一起圍在這個老房子里,雖然面積不大,但卻盡顯溫馨。 “那個徐川平時好說話嗎?”吃飯間,大家正在聊天,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之一,大家聊天的內容很自然的就放到了安泉的身上。 說起來,安泉做徐川的司機已經有段時間了。 家人其實也有些擔心給一個明星當司機,會不會受一些沒必要的氣和委屈。 但安泉多年來養成的習慣,讓他從來也不在家里說自己工作上的事情。 以前家里也不好問,現在安泉的老板換成徐川了,倒是可以問問。 聽到這個話,安泉笑著說道:“特好說話,平時看誰都是客客氣氣的,也從來不擺架子故意折騰人。” “不都說明星難伺候嗎,我隔壁老劉家的小孩,就那個樓子,之前在租車公司開車,接了個明星,可把他折騰壞了。”安泉的大哥一聽這話立馬笑著說道。 “那其他人我不清楚,可能是有這種人吧,不過我老板還行,對員工挺好的,還會帶著手底下的人賺外快。”安泉笑呵呵的說道。 “好就好,就怕跟著個難說話的,來來來,咱們兄弟倆一起敬爸媽一杯。”說著安泉的大哥就準備給安泉倒酒。 “哥,我就不喝了,我吃飽待會還去央視一趟。”安泉趕緊攔住了自己的杯子。 “你老板不是都給你放假了嗎?大過年的還去央視干嘛?”這話一出,安泉的媽媽立馬說道。 “人是給我放假了,但大過年的,其他明星的司機、經紀人、助理一大堆工作人員都陪著。你說我吃完飯反正也沒啥事。 過去接送他一趟再回來就當出去遛彎了,不然我都對不起人給我發的這么多年終獎,您說是不是?”安泉憨笑道。 就在安泉的媽媽還想再說什么的時候。他爸爸率先開口道:“這話說的在理,咱上班也得講道義,人老板對咱們好對咱們客氣,咱們也得還回去。” 說完這個,安爸又接著問道:“誒,泉兒,我聽說你老板他是……是家人出了意外?” 安泉聽到這話點了點頭。 “還有這回事呢?是怎么個意外?”安媽到底是上了年紀,完全不關注這些事情,現在聽說這話,立馬追問道。 “怎么個意外就不說了,大過年的,反正我老板現在全家就他一個人。”安泉有些唏噓的搖了搖頭道。 “哎喲,這孩子也是個命苦的。”安媽說著還雙手合十朝著天拜了拜。 “我還以為你老板是富二代,家里很有勢力呢。”安泉的大哥開口道,他也沒有關注過這些。 “農村出身的,打拼到現在全靠自己,別看人家年紀小,各方面比咱們真是強的不是一點半點。說實話,我是打心底佩服他。”安泉由衷的說道。 “這小子是個爺們,聽你這么一說,我也佩服他了。”安泉的大哥點了點頭。 “那他在京城有房子啊?”安爸繼續問道。 “沒呢,他在尚海買的房,在京城都是住酒店。” “那今天他也去酒店啊?這哪像過年啊!這樣,你待會接他上家來,好歹年三十兒也來吃頓餃子。你就跟你老板說,說我們一家子都歡迎他。”安爸聽到這話直接說到。 “爸,人家贛西人,過年不吃餃子。”安泉笑道。 吃不吃餃子是其次,主要是以他對徐川的了解,徐川一定不會來。 “那不吃餃子,過來吃兩口菜也行啊。”安媽說道。 “好好好,待會過去我一定邀請,吃飯吧咱們。”安泉笑著轉移話題道。 另一邊,遠在鵬城的張妍,年夜飯吃的更早,家里已經聚了一堆人一起一邊打麻將一邊看春晚了。 “三餅,妍妍,你們老板今年在春晚表演個什么呀,小品還是唱歌啊。”張妍的大嫂打了一張牌之后笑著問道。 “肯定是唱歌啊。”張妍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 “那網上都說他演小品去了。” “你聽網上的人瞎說,六條。”張妍摸了一張牌打了出去之后。 說完這個,張妍繼續補充道:“哦對了,還拍了一條廣告。” “拍廣告?”這話一出,其他人紛紛好奇道,“怎么上春晚還拍廣告呢?” “公益廣告,就在春晚直播開始前放。”張妍說著還抬手看了一眼手表,“再過十多分鐘就該放了吧。” “要說你老板還真是個奇才,怎么感覺他什么都會?” “也不是什么都會,至少他跳舞就跳的跟康復運動似的。”張妍順嘴說道。 “哈哈哈,你這話別當他的面說,待會扣你工資喔。” “不怕,這話是他自己說的。”張妍笑著說道。 “哈哈哈哈哈哈,你老板真的很有意思。” “確實有意思,在他這邊上班,我命都要長幾年。胡了!!給錢給錢。”張妍說著把手上的牌往桌子上一拍。 等把錢收了一陣之后,她起身說道:“細佬,你過來打,我不打了。” “贏了錢就跑啊,沒賭品喔。” “廣告快播了,我得上班了。”張妍聳了聳肩,“老板大過年的在京城唱歌,我得替他盯著輿論,不然對不起人家對我這么好。” 說著,她一屁股坐到了沙發上,打開了一臺筆記本電腦擱在腿上,然后悠閑的等著廣告的播出。 張妍不打,其他人一時間也沒了興致。 于是乎,大家紛紛都坐到了沙發上和張妍一起看電視。除此之外,也是想圍觀一下張妍是怎么工作的。 時間很快過去,電視里突然傳來了一陣老奶奶講的粵語。 “等下煮菜菜俾你食,好唔好?”伴隨著這個粵語,是一個爺爺抱著小孩的畫面。 徐川創意的那個《筷子》公益廣告,從這里開始了。 筷子共有8個單元,在八個不同的城市取景,南到羊城,北到徍木斯,還去了一趟美國舊金山唐人街。 每一個單元都表述了不同的主題。 粵東的爺爺用筷子沾醬或醋給小孩子嘗,表達的是【啟迪】。 尚海的媽媽教女兒用筷子夾菜,寓意著【傳承】。 在這個單元,有一句徐川印象非常深刻的臺詞。就是那句用尚海話說出來的:“阿拉是中國人,中國人都會用筷子的,曉得伐啦。” 第三個單元是閩建一大家子吃飯的場面,小朋友想夾菜被教導讓長輩先動筷子,講的是【明禮】。 緊接著就是在黒龍江,三年未歸的游子回家,在廚房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夾菜,母親露出來的笑容,闡述的是【關愛】。 在舊金山唐人街,白發蒼蒼的老人,在父母靈位前擱筷子拜年,訴說的是【思念】。 肆川一大家子拉上鄰居家的王叔到家里來吃年夜飯,說是多一雙筷子的事情,傳達是【睦鄰】。 第七個單元,在魯東,快遞小哥回家后給懷孕的妻子送了一副兒童筷子,這就是一生的【相守】。 睦鄰和相守這兩個單元,讓徐川印象深刻。 最后,在京城,奶奶給孫子夾菜后,孫子也及時的給奶奶夾菜,表達的是【感恩】。 總的來講,《筷子篇》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經典公益廣告。 主題好,傳達的寓意好,用來傳達寓意的器具選的更好。 當徐川記憶里那一幕幕經典的畫面,那一句句經典的臺詞出現在張妍和其家人面前的時候。 她家人看得明顯是越來越認真了。 一直等廣告播放完畢。 畫面已經切到了春晚現場的時候,張妍的家人才開口道:“這廣告你老板拍的?” “也不是他拍的,但創意是他的。”張妍斟酌了一下用詞說道。 “這也拍的太好了,你說你家老板的腦子到底是怎么長的,我怎么就想不到這個創意呢?” “你這問題問的,我要知道他腦子怎么長的,我一定想辦法跟他一樣長。” 這廣告她也是第一次看,不過她是知道這個廣告大概是什么形式的,因為她看過徐川的文案。 但實在是沒想到,實拍出來的效果比文案要動人多了。 就憑這個廣告,張妍覺得徐川的這次春晚之行,已經算是大獲成功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