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這條維博下面,還放上了許三多和美國電影里面的大兵形象對比。 對比之下,許三多確實沒有美國大兵威武雄壯。 不僅如此,這個維博下面還放了他之前支持徐川的評論截圖。以此來證明他真的是為徐川做過應援。 這個號,可能就是買的水軍號。 最開始徐川去帶邱怡橙節奏的時候,也這么操作過。 現在屬于是被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 當然,這種都是小手段,沒什么值得說的。 真正又狠又毒的是他們找的這個攻擊點。 《士兵突擊》這部劇現在還沒播,觀眾對于這部劇里所要表達的內核處于一無所知的狀態。 甚至,絕大多數看到這些輿論的人,連首播慶典和其他的相關新聞都沒看。 換而言之,很多人對于《士兵突擊》的全部了解,也就是這條維博里的內容以及【徐川新劇】這個關鍵詞了。 在這種情況下,這條維博的煽動性有多強可想而知。 徐川的黑子本來就多。 想讓他完犢子的對手更多。 這下好了,有了這個點,這些人立馬跟過年了一樣,直接原地高潮。 那攻擊的輿論來的是又兇又猛。 負面熱搜蹭蹭蹭的上了好幾個。 甚至很快都蔓延到了央視。 原本網絡上就有一群人,在孜孜不倦的想要通過以偏概全的方式去破壞公信力。 而在一些大媒體里面,確實也難以避免出現過一些內鬼和老鼠屎引發爭議。 現在《士兵突擊》又是徐川和央視合作的項目。 這下好了,攻擊徐川的同時,一些陰陽怪氣的話也立馬出來了。 陰謀論的市場有多大,在此刻完全顯現。 此時的吳玉慶完全沒想到,自己盼星星盼月亮盼了那么久的熱度,竟然是以這種形式來了。 不僅如此,昨天在錄制節目看到觀眾對著徐川歡呼的時候,他就在幻想著,哪天要是也有這么多人認識自己就好了。 現在他的幻想達成了,網上到處都是認識他的人。 唯一的問題就是,熱度和認識自己的方向和自己想的實在是偏差太大了一些。 “怎么會這樣?這怎么回事?”吳玉慶不停的喃喃自語。 而付天航在旁邊已經罵開了:“我們在營盤里拍了那么久的戲,見過幾個像其他軍旅劇里那樣白白凈凈的人? 不都是長得像咱們這樣的嗎?怎么就矮化丑化了。這群狗東西到底是長得有多好看?還敢說別人丑?” 罵完他又對著吳玉慶安慰道:“兄弟,別看這些評論,這都是故意的搞破壞的,你千萬別受這些評論的影響。” 吳玉慶聽到付天航的安慰,強撐著微笑點了點頭。 任誰碰到在網上被人逮著噴外貌的事情都很難頂住,吳玉慶現在都快處于破防的邊緣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的電話響了起來。 他拿起來一看,是徐川打過來了,于是乎他趕忙接通道:“徐老師。” “玉慶,公眾人物被盯著很正常,有些事情別往心里去。還是昨天我說的那樣,一個演員,只要演技和人品沒問題。 其他方面的攻擊那都是給你漲名氣用的”徐川開口也沒說別的,而是先安慰了吳玉慶一句。 他給吳玉慶打電話,就是怕他沒經驗,被噴破防了然后去網上說了些什么,又被人抓住了話頭引發什么別的輿論。 “沒事,您放心,我不會往心里去的,就像您說的那樣,這不也算是讓大家一次性認識了我嗎。”吳玉慶強撐著說道。 “這就對了,保持住這個心態。對了,你這幾天不要在公眾面前發聲。一切輿論我這邊來處理。”徐川笑著說道。 “行,我知道了。” 說到這里,兩人便掛斷了電話。 另一邊的徐川,放下電話后,視線轉向了電腦屏幕。 屏幕上顯示的是他的維博評論區,里面一堆人在找他要說法,也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說法。 不過,本著危機公關的三原則中的速度第一原則。徐川作為輿論的中心和主要責任人,還是有必要出來做回應的。 這個輿論和徐川遇到的其他輿論危機不太一樣。 其他輿論,徐川可能會拖一拖,然后去策劃反轉。 這個是真的不能拖,一旦拖到大家被輿論影響,先入為主的認為許三多這個形象真的有問題的時候。 《士兵突擊》這部劇就真的出問題了。 而這部劇出問題,徐川身上的臟水也就很難洗。 以后黑子時不時的就得跳出來,說什么徐川抹黑軍人形象之類的話。 當然,徐川就算現在澄清了,這些黑子也會跳出來這么說,他們可不管你到底干沒干。 所以,徐川澄清的對象也從來不是這些人,而是被帶歪的普羅大眾。 《士兵突擊》這部劇原本還不太好宣傳,現在來這么一出,憑白多了一堆熱度出來。說起來也不是壞事。 想到這里,徐川開始在鍵盤上敲起了字來。 另一邊自翼傳媒的人看著自己一手帶起來的輿論,臉都快笑歪了。 “我覺得徐川是打死也想不到,我們能在這個上面做文章。” “你說他現在在想什么?是不是在一邊大罵一邊后悔?” “哈哈哈哈,除了無能狂怒還能做什么?澄清,回應,這玩意要怎么澄清,說自己沒這個意思?” “再怎么澄清,大家心里都會膈應的,那個叫什么吳玉米的人,形象就是硬傷。” “哎喲,太爽了,媽的,憋屈了這么久,這次終于是能成功的惡心他一回了。不僅惡心了他,還順勢打擊了一下某臺的公信力。” “哈哈哈哈哈哈。”這話一出,辦公室里的人立馬放聲大笑起來。 那笑聲里,充滿了暢快感。 也即是在他們笑的開心的時候。 徐川的維博有了動靜。 他更新了一條很長的文案內容。 只見他在文案里寫道【我還記得,當時我在寫《士兵突擊》這個故事的時候,和我的老師,也就是本劇的編劇朱蘭蘊女士做過很多次交流。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太太給我講了一個姓李的抗曰英雄的故事。李老英雄出生于1925年,今年94歲了,身體依然硬朗。 他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胸前掛滿的勛章,應該就是他那只有1米2的身高。是的你沒看錯,老的身高就只有一米二。 看到這里,我想你一定和我當時一樣詫異,雖說那個年代物資匱乏戰火連綿,但一個普通人也不至于是這個身高。 帶著這個疑惑,我向我的老師詢問了更多的信息。而這背后的故事,令我每次想起都會動容。 1938年的時候,年僅13歲的老英雄參軍入伍,在一次任務中,為了能確保任務勝利。他挺身而出去炸掉了敵人的碉堡。 也就是在這次任務中,他被炸彈炸傷了左眼,右耳失聰并且腦垂體受傷。腦垂體激素的異常影響了他的身長,讓他的身高永遠定格在了他13歲的時候。 但這個身高并未阻擋老人家保家衛國的決心。在一次任務中,老英雄憑借精準的槍法與靈活的身型,暗中刺殺了七名曰本高官,令敵人聞風喪膽。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位偉大的老人,他的個子也不高。 我的身高一米八幾,如果我能和這兩位老人站在一起。我想我可以很輕易的看到他們的頭頂。 可他們高大的靈魂就那么屹立在我面前,讓我仰望不盡其邊界。 各式的軀體會消逝,高尚的靈魂將永存。 我看到網上有人拿美國影視作品里的士兵形象,來證明什么才叫真正的軍人。 真是極其可笑! 在影視作品中,他們是個人英雄,其他人似乎都只是陪襯和累贅。在現實中,他們更是在世界各地制造著苦難。 而那些被某一部分人覺得不夠俊美、不夠魁梧、不夠霸氣的人,卻始終在保家衛國。 現在,你告訴我,什么才是真正的軍人。 網上有不少人都知道,《士兵突擊》是在雲南的營盤拍攝的。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們有很多來幫忙的群演都是真正的士兵。 他們并沒有像一些影視劇里那樣光鮮亮麗,甚至我行我素。我們這次的選角演員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并無差別。 哪怕是現在被一些人惡意攻擊的許三多,他在當中,也沒有起眼或者不起眼的感覺。 我從來不認為我們的軍隊強大的是在于俊美的外表。真正讓我們強大是先烈們傳承至今的軍魂。 他們的意志和脊梁就像是一塊塊磚石,共同壘成了一座偉大的不朽豐碑。 《士兵突擊》很榮幸的能夠向各位介紹這座不朽豐碑其中的一塊磚石。這塊磚石叫做“不拋棄,不放棄”。 我現在可以很直接的告訴大家。這部劇就是講述一個普普通通、有些笨拙甚至連當兵的理由都有些可笑的人,是如何理解和繼承這塊來自先烈的“磚石”的。】 文案到這里結束了。 下面還配上了徐川在劇組里,給過來幫忙的群演和主演們一起拍的合照。 從合照里看,徐川說這些主演和其他人沒有差別的話真不是亂說的。 是真的沒什么差別。 說起來,其實徐川最后這一句話,算是直接把整部劇都給劇透了。不過《士兵突擊》這部劇根本就不怕劇透。 因為就算是看過一遍了,也不耽誤再刷一次,兩次,甚至像徐川這樣,能刷十幾二十次的。 至于許三多參軍的原因真的很簡單,甚至還有些自私。 一方面是他爹壓的,認為這樣可以吃上公糧。 二方面是許三多認為這樣,他爹就不會叫他龜兒子了。 什么高大上的理由都沒有,他當時根本就沒這個覺悟。哪怕是電視劇前期,他依然是這樣的。 但后面,誰也不能否認許三多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軍人。 這不是體現在他的技能上。而是體現在他的作為一名軍人的責任感上。 要知道,在袁朗用化工廠測試他們的時候,許三多是真的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并且付諸于行動的。 成才就是因為沒有這個覺悟,所以袁朗不要他。 所以,許三多沒有問題,用他來代表軍人的形象,更是沒有問題。 什么矮化。 真要找那些小鮮肉來才叫真正的矮化。 徐川的這個維博自然是被自翼傳媒的人看到了的。 他們覺得徐川肯定不會想到他們會用吳玉慶的形象做那個文章。 同樣的,徐川回復的內容,也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 因為按照常規的套路,徐川回復的內容大概率是“沒有這回事,選角是根據角色需求來的,不存在矮化,請大家不要過度解讀”之類的話。 可徐川這孫子,根本不走尋常路。 他直接在網上寫起作文來了。 關鍵是這個狗日的作文寫的還挺好。 評論區里,已經開始有人總結他作文里的內容了。 【我可以俯視他們的軀體,卻仰望不盡他們的靈魂】 【我看到那些光鮮的人在制造苦難,那些樸實的人卻在保家衛國】 一句句振奮人心的話被提煉出來,讓最開始的那個輿論似乎成了一個笑話。 而這次本來是組織著去攻擊抹黑徐川的輿論,更是成了為徐川的作品添加熱度的注腳。 原本徐川還擔心大家看不下去《士兵突擊》的前幾集。 現在不用擔心了,因為自己已經給所有人劇透過了。 當大家都帶著看許三多理解和繼承徐川嘴里的那個“磚石”的心態去看這個劇。 很快就會獲得像是地球上的觀眾,二刷或者三刷的觀看體驗。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