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康年要來參會的事情,可以說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包括徐川。 會議室里的人得知趙康年要來是因為更換名牌。 而徐川知道這回事,是因為趙康年帶著人直接到他和蔡夢待的這間辦公室里來“視察”來了。 辦公室里,徐川忍不住好奇的問道:“您怎么……” “剛好有時間,正巧兆棋同志也來了,干脆一起去聽聽。”趙康年笑呵呵的來了一句。 徐川聽到這話,視線本能地瞟到了站在趙康年旁邊的許兆棋。剛剛兩人就是打了一個招呼,倒是沒有多聊什么。 現在趙康年這么一開口,許兆棋也跟著笑道:“小徐啊,你這次座談會的議題不錯,我們主管這一塊工作,也確實得聆聽一下專業人士的想法和建議嘛。” 座談會肯定是有議題來供大家討論的,而且這個議題是得提前告知來參會的人,好讓他們準備自己要說的內容。 不僅如此,在座談會自由討論之前,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那就是代表上臺闡述自己對議題的看法。 這個上臺的代表,有一部分是指定的成績比較好的,有一部分是主動報名的。 說起來,這次的議題不算多,總共也就是三個。 第一個議題是,目前華國國內電影產業發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這個主要矛盾所帶來的問題有哪些? 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常規的議題,但常規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相反,這個議題非常重要。如果剛開始不討論這個事情,那后面的問題也就沒有討論的基礎。 同時,這個議題也是最能體現不同導演之間對于行業的認知所存在的差異。 第二個議題是,目前華國國內電影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個議題所討論的內容其實是承接第一個議題的,只有認識到了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才能提出合理的發展方向來。 第三個議題相對于前兩個議題,其實要具體一些。這個議題就是“基于目前電影產業的現狀下的先行基金扶持方向”。 說實話,徐川十分清楚,這次來參會的導演基本上都是沖著第三個議題來的。 前面那倆議題,在這次與會的大部分人看來,那就是老掉牙的東西,他們毫無興趣。 還是最后這個“分錢”的議題比較現實。要不是有這個議題,說不定今天來參會的導演還到不了這么齊備。 不過,這一切都將因趙康年和許兆棋的到來而發生改變。有這倆參會和沒這倆參會,那些導演對于這場會議的認真程度完全是兩個概念。 如果說趙康年和許兆棋沒來,前兩個議題那現場的大部分人肯定都是能應付就應付過去的。 現在嘛……他們但凡有那么一點點腦子的話,也知道這次會議的重心已經從第三個議題轉向前兩個了。 事實也正如徐川猜測的那樣,此時在會議室內,那些準備上臺發言的導演,紛紛掏出了自己的發言稿看了起來。 邊看還邊思考這個發言稿里面有沒有可以修改的地方。 那些主動要求發言的導演,稿子多少用了心。 那些因為成績好被指定了的,寫的可就全是套話了。這套話在其他地方用沒問題,現在用起來總感覺有點心虛。 一時間,現場有些人都忍不住開始抓耳撓腮起來。 就這么過了幾分鐘,會議室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里面的人立馬意識到了是趙康年他們來了。 于是乎都非常有默契的起身。也就是在他們起身的時候,從門外快步走進來了一些人。 “記者誒。”副導演一看這些人,立馬小聲對著胡安澤說道。 胡安澤聞言沒有回復,而是開始平復起自己內心的心情來。他也是這次要上臺發言的代表之一,是主動報名的。 他本來就有些緊張,現在看著這些長槍短炮的進來,心情更緊張了。 門外,徐川看著涌進去的記者倒是沒有多意外。像趙職務這種選手出席的公開場合,記者是標配。 等記者進去落位之后,于虹在前面引著趙康年等人往會場主位那邊走去。 徐川自然是跟在趙康年身后的,等看到自己的名牌放在趙康年旁邊的時候,他忍不住一愣。 不過他倒是沒有干出什么換牌子的事情來,而是老老實實的坐到了趙康年的旁邊。 見徐川能這么安穩的坐下來,另一邊的許兆棋突然明白了為什么趙康年會這么欣賞他。至少從他現在這個行為能看出來,這小子是個有膽魄的。 也只有有膽魄的人,才能真正的去發揮先行基金這個“先鋒”的作用。更難得的是,這家伙不是那種莽人,他屬于是有膽有識。 臺上的幾人心思各異,臺下那些拍著巴掌的導演們自然也是心情復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