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八十一章 魔幻-《寫文娛被女反派原型找上門》


    第(1/3)頁

    說起來,徐川有些時候會克制不住的、突發奇想的買一堆用不著的東西回來。

    這些“用不著”的東西里面,其中就包括書。

    倒不是說這些書里的知識沒用,只不過徐川買的時候興致勃勃的覺得自己一定能好好看完,買回來之后無一例外的不是放在書架上吃灰。

    但“吃灰”并不能阻止他仍然會在某些時候一時興起的去買書。

    買書、吃灰、再買書、再吃灰。知識在他的身邊不斷循環,就是進不去他的腦子。

    徐川如此,千千萬萬和他一樣的普通人亦是如此。

    人是一種很沖動的動物。

    同時又是一種喜歡跟風、攀比的動物。

    在這種情況下,網絡上異常火爆的《三體》,自然就成為了沖動、跟風、甚至攀比的標的物。

    平時有偶爾閱讀愛好的人,會沖動的去買。

    某些所謂的社會精英,在如此火熱的以及被如此多的名人追捧的情況下,亦有買過來在朋友圈或者社交媒體平臺上裝逼的需求。

    當然,除此之外,也確實有一些是科幻愛好者和閱讀愛好者,他們有比較實際的購書需求。

    多方原因的疊加之下,《三體》的銷售數據直接爆炸了。

    上架開售后的三個小時,《三體》的線上銷售數據就已經達到了15萬冊。

    15萬冊是個什么概念呢?

    這么說吧,《三體》的首印數量總共也才20萬冊,這次屬于是直接賣掉了四分之三。

    問題又來了,首印20萬冊又是什么概念呢?

    這已經是考慮到了徐川的名氣,以及書籍質量等多方因素下的結果了。

    換其他人過來,首印有個5萬冊都已經屬于是大量印刷了。大多數暢銷書作者首印冊數也就是一萬冊左右。

    不暢銷的那就是各有各的需求了,少則一千,多則看自己財力。

    無論是地球還是藍星,實體書現在就是這么個情況。

    按照藍星市面上較為流行的分檔標準來看。實體書一年累計銷售到5萬冊以上,就可以認定它是暢銷書。

    如果一年的累計銷售超過了20萬冊,那就是屬于是比較暢銷的書。

    要是一年累計銷售超過了50萬冊,那可以說它是超級暢銷書。

    從這個分檔來看,《三體》在地球上這種國內累計三千萬,國外三百多萬輝煌數據,只能說不愧是擁有無數大佬書迷的《三體》啊!

    當然,這種分檔并不準確,還得考慮書籍的類型性質。有些學術類的書,能賣2萬冊就已經屬于是非常暢銷的情況了。

    類似科幻這樣的文學類圖書,其銷售數據肯定是要比學術類的要高的多的。

    但即便如此,十幾萬冊實體書的銷售成績,依然可以稱得上是優秀。是相當一部分當代實體書作家可望而不可及的成績。

    所以,當一些作家同行看到徐川的書上架三個小時就賣掉了15萬冊之后,眼鏡都快驚掉了。

    羨慕啊!

    嫉妒啊!

    恨吶!

    此時的他們腦子里,就一個想法,那就是“狗日的,有名氣就是好啊,有名氣就是有人捧臭腳啊!”

    更讓他們蛋疼的是,三個小時15萬冊不是徐川的極限,而是線上備貨的極限。

    剛剛說過,攏共就20萬冊,拋開徐川送人的那些,剩下大約5萬的貨全都鋪到線下去了,線上已經沒貨了。

    因此,現在再想買到《三體》,只能去線下的大書店里面買。

    于是乎,更加好玩的來了。

    平時很少出現排隊的書店,現在竟然排起了長龍,問就是來買《三體》的。

    如此火熱的狀況,讓書店不得不開啟了限售模式,一個人只能買兩本,不然都不夠賣了。

    事情到這里,遠沒有結束。

    更加魔幻的狀況出現了,這些排隊過來買書的人,只有一小部分人是真的為自己買的。

    大部分人竟然是代購,他們現在排隊買了之后直接加價快遞給真正的買主。

    這下子,一堆人徹底繃不住了。

    “他娘的,現在買個都特么有代購了?”

    “好家伙,一個兩個的全裝起文化人來了是吧?他們真的有這么喜歡讀書嗎?平時不都是手機抱著刷個不停嗎?”

    “狗日的,這也太魔幻了?”

    魔幻嗎?

    原以為事情到這里已經算魔幻了。

    但人類的離譜程度,還是遠超大家的想象。

    在《三體》發售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4號,網絡上開始出現了黃牛。

    在某些二手交易網站上,全新未拆封的《三體》直接加價一倍甚至兩倍的價格賣。

    乖乖,這搞的徐川都沒眼看了,敢情就沒有這幫黃牛炒不了的東西是吧?

    連特么都能炒啊?

    你們倒是給我徐某人好好上了一課。

    無奈之下,他直接在維博上更新了一條維博,大意就是大家別買黃牛的書了,自己已經聯系出版社加印了,很快大家就都能買到,真沒必要花這個冤枉錢。

    但是吧,這個維博發出之后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卵用。

    炒作這種東西一向是“追漲不追跌”,這個理論套在這次黃牛炒書上也是適用的。

    什么你加印了大家都能買到?

    那新手機發布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等一等就有現貨,為啥還要加價買?

    為的不就是要比別人早拿到手嗎?

    為的不就是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強嗎?

    于是乎,網絡上又出現了一個聲音,那就是所謂的【一版一次】。

    什么叫一版一次?

    買過書的都知道,書的版權頁有很多信息,當然這些東西平時沒人看。現在不一樣,有了黃牛的加入,平時完全沒人注意的版次、印次之類的數據被他們來了個大科普。

    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書有特別的紀念意義。

    這有個雞毛的紀念意義啊?

    你們是看書呢還是看版權頁呢?

    反正徐川自己是看不出有什么紀念意義。

    但還是那句話,有的人吧,他非不這么看。

    就得在沒有意義的地方找點特別的意義出來。一如各種各樣的網紅單品一樣,《三體》現在就是超級網紅大單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