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玉浮山總計大小十六峰,終年云霧繚繞,主峰宛若浮在云上,山上有座太靈湖,湖中產有一種鮆魚,是武當山道門丹宗煉制一種外丹的一味重要材料,其頭長而狹薄,腹背像刀刃,山上的一眾修士親切地喚其為‘錢刀魚’。 太靈湖中有座湖心亭,是玉浮山的一具寶甲所化,亭中常年枯坐著一位垂釣的老漁翁,每年約莫能釣上來兩三尾鮆魚。 太靈湖很大,乃至于那座湖心亭渺若塵埃。 曾經詩劍仙有一句詩,讓太靈湖在‘山上’名聲大噪,著顯于世,獨樹一幟。 其詩云:“孤舟老漁翁,獨釣太靈雪。” 那一葉孤舟,便是指默默陪伴在老漁翁左右,一葉輕舟上的一位老船夫。 若值下雪天,遠遠望去,霧凇沆碭,惟湖心亭一點、孤舟一芥、舟中人一粒而已。 如今,一點一芥仍在,而那一粒,仿佛卻是隱入了霧凇之中。 今兒個老漁翁的運氣還不錯,這是今年釣上來的第四尾,算是開了近二十年來的一道先河,老漁翁自然高興,拄著魚竿,笑得胡子都要翹上天去了,迫不及待地就要跟老船夫分享喜悅,朝著那葉小舟呼喚幾聲,卻遲遲得不到回應。 “這老倌兒,也不知做甚去了。”老漁翁笑罵一聲,身形靈動,腳尖在湖面上輕輕一點,泛起一圈漣漪,飄落在小舟上,卻不見老船夫的身影。 老漁翁與老船夫,在這座太靈湖上,朝夕相伴了整整四十個年頭。老漁翁負責釣魚,而老船夫則負責將鮆魚送去山上的宗門內。 太靈湖的鮆魚,極具靈性,并不是誰都可以釣上來,而這位長相普通的老漁翁,在玉浮山上,論起身份,已算得上祖師一級的人物了。 算起來,老漁翁在這四十年內,加上今日這條,已經整整釣上來一百條零兩條了,可再為玉浮山增添百年氣運吶,再加上那位妖孽圣苗,或許可以躲過接下來的大劫。 當然,若不是當年讓詩劍仙白青蓮給禍害了兩條,玉浮山或許可以跟丹宗換來一顆人元丹,也未嘗不可能。 玉浮山開山一千五百年,時至今日,太靈湖內的鮆魚是愈發難釣了,這位老祖一級的人物不得不親自出馬。 山上月色寡淡,老漁翁劃動小舟,搖櫓擊碎月影,攪起嗶嗶水聲。岸邊,有位年輕后生已在等候,眉宇之間,與那位老船夫卻是有兩分相似。 年輕后生直接“撲通”一聲雙膝跪了下來,恭敬中帶著悲慟:“大長老,家祖翁的本命燈滅了。” 山上的修士,但凡走的是道門的修煉路子,在踏入煉氣時都會取一滴本命精血,煉制一盞本命燈,人死燈滅,燈滅人亡,謂之本命燈。 老漁翁臉上的喜色頓時一掃而空,手掌一旋,年輕后生膝下氣流滾動,將他托了起來。 “靈均,發生了何事?”隨著一道滄桑的嗓音響起,老漁翁已經從舟上來到了年輕后生的身旁。 “大長老,家祖翁三日前收到玉京族人急信,于是下山去處理一些俗務,本是說好今夜回山,家祖翁尚未歸來,王林師兄卻先一步傳來了家祖翁本命燈熄滅的噩耗......”年輕后生說完,再次雙膝跪地,難掩眼中的殺意:“請大長老準允靈均下山,為家祖翁報仇雪恨。” 乾國玉京? 老漁翁微微皺眉,何人如此大膽,竟敢與玉浮山過不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