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申海唯一有點名氣的互聯網企業是盛大,靠做游戲發家致富的盛大,遠沒有原時空那么暴利,因為拳頭進入國內太快,有NewPay加持的拳頭游戲進入國內后迅速本土化,引入了大量霓虹和高麗的網絡游戲,并且這些網絡游戲都是他們自己運營。 霓虹和高麗企業自己負責運營的優勢在于,他們更能知道華國玩家的喜好,在需求識別和轉化的過程中盡可能避免失真,同時沒有華國互聯網公司在中間插手,竭澤而漁的行為更少。 這導致盛大的傳奇利潤很高,但是很快和傳奇的開發商鬧翻,開發商直接進入華國進行運營,相當于市面上有兩個傳奇,另外就是大量競爭對手。 至于電商領域,阿里是B2B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勢力范圍席卷全球,是上市市值最高的華國企業,但是他們沒有做淘寶,沒有進軍B2C市場,因為B2B的利潤已經夠可觀了。 在當下,華國的網民數量有限,電子支付用戶就更少了,B2C其實是個非常小眾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快遞這種基礎設施同樣不太成熟。 因此國內目前在B2C領域的電商主要就三家京東、趣加和卓越,其中趣加被ebay收購了,卓越在雷君去硅谷之后被亞馬遜收購了,目前是一個三足鼎立的態勢。 當然阿里在和京東溝通,試圖收購京東,雖然這個市場很小,但是周新關于互聯網生態的論述深入人心,但凡有野心的互聯網企業都想構建屬于自己的生態。 這也導致搜狐在所有領域的頻頻出擊沒有像原時空的騰訊那樣引來大量非議,因為構建生態就是要大而全,這很正常。 回到申海,上面提到的互聯網企業里幾乎都在中關村,申海在互聯網領域的聲量和它在華國城市里的地位完全不符。 申海方面寄希望于周新和新興投資,希望能夠借助周新的能力培育一些申海本土的互聯網公司。 周新說:“申海有土壤,有人才,有政策扶持,之所以還沒看到結果是因為時間還不夠長,等時間到了自然會開花結果。” 這話還真沒錯,后世申海也跑出來了餓了么、B站、米哈游一系列二線大廠,當然和申海、鵬城、杭城還是沒得比。 “新總,有您這話我們就放心了,每次嚴領導問起來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回答,現在我有底氣了。” 嚴領導就是在場除了周新外申海方面最大的官員,他同時是副市長和張江高新技術園區開發組的組長。 “你小子還真會順著桿子往上爬,新總都這么說了,那到時候申海的互聯網企業沒有起色,那全是你們招商引資和培育企業的工作不夠到位。”嚴領導同樣是開玩笑,在這種場合大家談工作也是隱晦的一筆帶過。 在飯局結束之后的座談環節上,話題要相對嚴肅一些。 周新率先做出承諾:“申海是好地方,我之前說過,所以后續新興投資的總部會搬到申海,搬到陸家嘴來。 我們目前的投資規模在500億rmb左右,這個數字還不夠,我們后續會追加。 在一些互聯網領域賺到的錢會陸續退出,我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資源往半導體企業上傾斜。 我對這方面的思考是,互聯網企業不缺錢,新興不給他們投錢,紅杉、軟銀、匯豐、高盛他們都會投,現在已經度過了互聯網寒冬,現在是春天,市場上不缺錢缺好項目。 新興會把重心從這上面轉移出來。 芯片產業不同,華國在芯片產業上面臨著很大的限制,有歷史原因,有現實條件,瓦森納協定對華國的芯片產業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所以資本不愛投芯片產業,新興來投,我們做長線生意,不僅僅是投錢,同時也給資源、給扶持,陪企業一起成長。”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