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新本來以為自己讓移動互聯網時代提前到來,能夠延緩金融危機的到來。 08年金融危機對整個地緣政治和國際局勢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戰(zhàn)略政治家們都從這場聲勢浩大的危機中看出了阿美利肯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格局早晚無法維系。 當前的分工導致即便是經濟全球化最上游的利益方阿美利肯,都無法避免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而且經濟危機還愈演愈烈。 金融危機的如約而至讓周新意識到事態(tài)發(fā)展有其客觀規(guī)律在,個人很難扭轉大勢。 08年金融危機的起因是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些寬松的貨幣以極抵的門檻流向個人,個人缺乏風險意識,再去購買高風險高回報的金融產品,整個資金流轉鏈條充斥著風險。 他再怎么樣都做不到去影響阿美利肯的貨幣政策和貸款規(guī)則。 周新讓移動互聯網提前到來,他同時也提前十余年時間帶來了互聯網金融。 在舍得讓利出去,舍得把NewPay的股份分給傳統(tǒng)金融機構,這幫助NewPay一直有力量在背后支持它擴張。 余額寶更是讓所有金融機構認識到移動互聯網的力量,以及個人消費者匯聚在一起爆發(fā)出的能量。 與此同時,過于寬松的放貸策略,加上各類互聯網渠道上琳瑯滿目的理財產品,導致泡沫被吹的遠比歷史上原本的金融危機大得多。 因此危機提前了,年初時候兩家對沖基金破產,引發(fā)了投資者對麥道夫理財產品的懷疑,認為他們依然存在風險。 在歷史上,每次遇到對沖基金爆發(fā)危機,大型對沖基金破產的時候,麥道夫的理財產品總是會被質疑。 為什么?因為麥道夫的公司全稱為麥道夫對沖避險基金,它同樣是對沖基金公司。 一直到4月才引發(fā)投資者對麥道夫投資基金的擠兌,這背后已經足足發(fā)酵有三個月時間了。 麥道夫無情拒絕了百度的提議,其實他也不想拒絕,但是現在確實拿不出這么多錢。 明面上他已經轉移了一百億美元給百度來應付這些兌付,實際上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麥道夫金融產品的并不只有百度這一家渠道,還包括其他互聯網渠道。 自從百度的兌付停止后,這些渠道同樣引發(fā)了擠兌,麥道夫一共掏出去的現金已經超過了兩百億。 在歷史上麥道夫的龐氏騙局另投資者共計損失650億美元,現在這個規(guī)模擴大了十倍。 麥道夫甚至認為自己有望趕上貝萊德集團,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之一,管理規(guī)模接近十萬億美元。2021年的時候管理規(guī)模是9.5萬億美元。 而它在2006年的時候,貝萊德通過吞并美林證券的投資部門,旗下管理資金的規(guī)模就突破了萬億美元的大關。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同樣的,能力越大,貪念也會越大。 麥道夫作為前納斯達克主席,借著互聯網的春風,把麥道夫對沖風險基金的規(guī)模從600億美元做到了6000億美元,他自然想再進一步,至少在自己有生之年不把這個龐氏騙局玩穿。 所以在資金量越大的時候,他對資金的操作也就越多,遠遠不像歷史上把錢全部存在銀行。 他把大量資金放到了美債上,他手上持有最多的金融產品就是十年期的美債。 在此時十年期的美債,收益率已經逐漸上升,已經超過4.5%大關了,他的錢利息成本平均在12%左右,靠大量持有美債,他是可以把這個龐氏騙局維持二十年以上,那時候他也死了,一切都煙消云散。 自己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只是沒有想到金融危機的到來,讓麥道夫的理財產品,全線面臨著擠兌危機。 以千億為單位的美債,賣出去容易,但是要面臨的海量虧損,遲早會被發(fā)現自己玩的是龐氏騙局。 與其這樣,還不如蠻干,合同約束的是一年封閉期,是因為互聯網公司們自作主張,才把它搞成了這樣。 “麥道夫對沖風險基金一直秉持著為客戶服務的態(tài)度,長期以來以客戶財富增值為第一目標,我們在過去二十年時間都有著良好的信譽,即便在世紀之交的納斯達克泡沫破裂這件事上依然保持了百分百兌付,甚至保障了每一位客戶的收益。 麥道夫的信譽是歷史鑄就的,當前為保證所有客戶的利益,我們拒絕在封閉期結束前進行兌付” 麥道夫在官網上進行了公開講話,并且參加了數個公開的訪談類節(jié)目。 “老實說,對沖基金和NewPay發(fā)行的余額寶是截然不同的,余額寶的底層邏輯是貨幣基金,所以他們能做到隨借隨還,我們底層的資產有國債、現金、股票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