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恨不得第一時間派出使者送上財帛趕緊表示跟我大宋沒有半個銅板的關系,如果你覺得有,那么我大宋愿意從送你點財帛,只要咱們別動手行不行? 可是現在呢?看看如今朝中,過去成日意圖以德服人以財帛消災的那幾位大臣,此刻恨不得自己也提把刀躥去河北路去建功立業。 甚至還有一些走起路來都顫顫巍巍的老家伙,都請陛下允許他們領軍,愿意為大宋光復燕云十六州馬革裹尸。 讓官家趙佶既欣慰,又嫌棄。現如今的大好局面,可都是自己的愛徒小高給整出來的。 之前,高璋前往那河北之地,去與那遼國協商裁軍之事務。 結果呢,被御史臺的噴子,還有這些朝堂大臣給噴的都快不成人樣。 認為高璋是狂妄自大,自以為滅了一個小小西夏,就已經尾巴翹上了天,當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那遼國精銳悍勇無匹,大宋河北路邊軍廂軍足足有三十余萬之眾,大伙都還覺得心驚肉跳。 你倒好,到了河北路之后,直接上手就砍了快一半的人馬。 要不是當時軍方以及參謀院,樞密院皆盡隨同官家一起站在高璋那一邊。 再加上那蔡京也出力安撫那些臣工,不然,指不定不到三個月,高璋就會被迫于壓力,不得不打道回府。 可是現如今,大宋河北之地的駐軍,業已經不滿八萬之眾。 這里邊還有三萬高璋帶去河北的百戰之師,偏偏那遼國非但沒有尋釁滋事。 反倒是與大宋之間的商貿往來,做的是越發的風生水起。 令大宋的商賈賺得缽滿盆滿,再加上裁汰的那些兵馬,大力清淤之下,使得河北路沿河七州三十二縣一年多的時間里清淤清出了八百四十七萬畝良田。 不要以為夸張,因為黃河在宋朝時間,一直都在瞎雞兒浪,既有天災,也有人禍。 北宋初年黃河改道了,原本東流大海的黃河居然因為決口,北上了。 這下子,宋朝君臣都開始頭皮了麻了。因為“河不東,則失中國之險,為契丹之利。” 黃河不往東流,咱們大宋天朝的天險就沒了,反而是有利于契丹人。 沒辦法啊,大宋朝人雖然多,可是往北打不過契丹人,往西打不過西夏人,甚至南邊的越朝人也敢炸翅。 再要是沒了天險,咋辦呢?大宋朝沒有了天險,有直接被契丹鐵騎騎臉的可能性,豈不就是要完蛋的節奏嗎? 于是,接二連三的作死騷操作來了。一幫子不通水利的大宋名臣站在河道那里指手畫腳。 這位老子想讓黃河往北,它就得往北,往南就得往南。 水利專家們站出來嘰歪,呵呵,讓開,你通水利有用嗎?大宋亡了你負責嗎? 然后,坑爹工程被大宋官員們的上下其手撈錢,終于在北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竣工,堵住北流的口子,放開東流的腳步。 僅僅一天,總結表彰會還沒開呢,六塔河就決口了。“溺兵夫、漂芻藁不可勝計”。 原本富庶的河北路直接被狠狠地霍霍了一頓,這還沒完, 僅僅四年,黃河在大名府魏縣第六埽決口,史稱“大名決口”。這次決口的后果是,黃河一分為二,形成北流和東流兩股,即所謂的“二股河”入海。 改革君臣二人組——宋神宗趙頊和王安石開始作死。沒辦法,一來還是關于沒有天險的心虛,二來,想做出點改革成績。 工程再度在爭議中上馬,大干快上,熱火朝天。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工程竣工,君臣喜笑開顏。 沒幾天工夫,東流河道又決口了。“凡灌郡縣四十五,而濮、齊、鄆、徐尤甚,壞田逾三十萬頃。” 看清楚了沒有,那是三十萬頃,一頃等于一百畝,足足三千萬畝田,得收多少糧食? 順便說一下,就是這次決口,讓剛剛在徐州水利工程中發明了“東坡肉”的蘇東坡也差一點喂了魚。 不知道蘇東坡當時是不是也只能罵罵咧咧的拖家帶口往高處避洪。 總之,隨著那黃河在那幫子大宋君臣的瞎雞兒亂來之下,來來回回地在河北之地肆虐。 生生將那原本十分富庶的河北路搞得處處皆是黃泛區,民不聊生。 唯一的好處是就連遼國人也被宋人的騷操作嚇壞了,泥瑪,老子不來了行不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