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倒是件良策,我大遼不缺馬匹,以馬換那些軍械裝備,再加上我那位賢弟的本事,定然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只是現如今,國中不寧,想要將那些馬匹安然運抵宋國,又從宋國得到這些軍械輜重,一來一去,所耗之時間必定不短。” “倘若耽誤了陛下征討女直反賊之大計,陛下必定會責怪本王……” “大王不必擔憂,大王想必不知,那宋國海運十分繁榮,便是可載成百上千人的五千料巨艦都有十數艘?!? “而且這些舟船,便是從蘇州進抵遼東所耗時間也不過十余日,遠比陸路迅捷。” “只要大王知會那高相公,將交易之地點設在沿海有良港之州縣,如此一來,不但不需擔憂軍馬長途運輸之困局……” “好好好,王先生當真不愧是本王的謀主,此事,就有勞王先生襄助我二弟。” 說到了這,蕭奉先這才轉過了頭來,看向蕭嗣先,對這位做事不怎么牢靠的二弟一番耳提面命之后,這才靠在榻上瞇起了兩眼仔細盤算起來。 如今遼國的情況越發地糜爛,各地的起義,叛亂此起彼伏。 至于陛下,呵呵……哪怕是御駕親征,被那金國一個大逼兜抽在臉上之后,疼了一段時間。 卻不懂得什么叫知恥而后勇,他只憤憤地喊打喊殺,卻把事務都扔給了蕭奉先去處理。 對于大遼國越來越糜爛,戰事對大遼不利等種種惡劣的情況。 陛下只會在游獵的間隙大發雷霆,對滿朝文武一通痛罵,然后繼續游獵。 蕭奉先當真恨不得揪住陛下的衣襟,兩個大逼兜抽過去,讓這位昏君清醒一點,這可是你的大遼,不是老子的。 蕭奉先忍不住幽幽一聲長嘆,如今自己的外甥耶律雅里長得那么的乖巧可愛,對自己這位親舅舅十分的敬重。 可是陛下卻一直未能下定決心,封其為太子,這讓蕭奉先甚是蛋疼。 因為在耶律雅里之上,他還有一位兄長晉王耶律敖盧斡。 只要未定太子之位,耶律敖盧斡不死,乖外甥就很難成為大遼天子。 偏偏蕭奉先還不好開口勸陛下趕緊立儲,畢竟要避嫌。 可惜啊,陛下身體甚是強健,怕是活上一二十年毫無問題。 可是現如今大遼糜爛如此,再繼續讓陛下如此折騰下去,本該屬于自己外甥的大遼江山,怕就要被折騰沒了。 或許,自己也該做些什么,也好早日讓陛下確定儲君,唯有如此,自己也方好執宰天下。 而不會像現如今這些勞心勞力,嘔心泣血地伺候這么個昏庸無道的君王。 也許……自己是應該做些什么,先將那晉王耶律敖盧斡除掉,當然還有他的得力臂助他的舅父,還有他的母妃文妃…… “來人,速速去請王先生,就說本王有要事相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