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90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下)-《陛下真棒》


    第(3/3)頁

    馬植瞬間秒懂,不得不朝著王甫翹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宋國這就相當于手里邊握著一把王炸的好牌,這也是為何蕭奉先會被嚇得臉色大變,如此迫不及待的原因。

    你敢不答應,宋國有的是辦法扶立晉王為遼國之主,然后以替遼復國之名,盡取這燕云十六州。

    何況現如今宋國武卒之戰力,已然是久經戰火的考驗,滅西夏,覆遼騎,敗金國。

    一副越打越強的架勢,他們已然在河北之地精兵簡政,磨刀霍霍數載,不是他們解決不了如今早已虛弱不堪的大遼,只是為有一個和平接收燕云十六州的機會罷了。

    “不愧是自有科舉取士以來,以十一之齡而得以高中狀元的神童啊,宋國有此等國士,復漢唐之盛世,就在眼前……”

    #####

    梁王耶律雅里于南京析津府登基為大遼天子,宣布北面的耶律淳是偽帝,號召天下共伐之。

    冊封國舅蕭奉先為秦晉國王,中書令,攝政主持大遼軍政。冊封國舅蕭嗣先為魏國王,樞密使,遼興軍節度使……

    并且在第一時間委派副宰相、禮部尚書馬植為使臣,徑直朝著宋庭而去。

    現如今的大遼樞密副使,南部都統兼信安軍節度權耶律宏光,早在第一時間就離開了析津府,快馬加鞭地徑直奔向遼宋邊境。

    #####

    “遼國梁王登基為皇,如今已委副宰相、禮部尚書馬植為使前來……”

    高璋掃過這些被他連夜召集而來的文武大臣,沉聲言道。

    “這位新登基的遼國之主愿意向我大宋獻出燕云十六州,換取我大宋全力襄助遼國新主耶律雅里……”

    此言一出,廳內先是一片死寂,旋即就是一陣差點把屋子頂都給掀開的呼喊聲在廳中此起彼伏。

    看著這些大宋文臣武將此刻興奮到無以復加的樣子,高璋亦笑了半天之后,這才撩起前襟,快步朝著屋外行去。

    在一干人等錯愕的注視之下,高璋來到了廳外,迎著廳外那過百役吏士卒好奇的目光選好了方向。

    扶了扶自己的官帽,理了理衣襟,這才五體投地拜倒在地,連續三拜。

    那些陪同高璋一同走了出來的一干文武,心中單走一個六,都順風順水地面朝著大宋東京的方向拜倒在地。

    就聽到那高璋慷慨激昂地大聲誦道。

    “臣恭祝圣天子蕩平西夏,恭祝圣天子立我宋域于遼東,恭賀圣天子收復燕云之地在即……

    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

    “……天錫義勇,神運機智,戡定禍亂,削平天下,海內蒙恩,德至渥也。”

    “這一期《東京商報》所言極是,官家的確可謂圣天子也,太祖皇帝得天下,破上黨,取李筠,征維揚,誅李重進……定我大宋社稷。”

    “太宗皇帝破北漢,武功雖不足,但是內修文治改革科舉,大修書籍,令我大宋文治鼎盛……”

    “……官家繼承父兄之遺志,銳意變法革新,精修武備十余載,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拘一格。”

    “破格錄十一之齡的高珪璋為有史載以來的神童狀元,又選賢用能,方有我大宋掃平西夏,解西北百年之憂患。”

    “如今燕云十六州光復在望,我大宋終于也有了復漢唐盛世之大氣象……”

    安坐在樊樓東樓雅間中的師師姑娘,聽著下方的那些明顯喝得面紅耳赤,猶自興奮地在這里高談闊論的達官顯貴。

    優雅地抬起了玉臂,給坐在一旁,猶如泥雕木胎一般坐著一動不動的大宋天子趙佶遞上茶水。

    雖然官家趙佶今日滴酒未進,可是他那張白凈的臉龐,已經赤紅得猶如喝醉了一般。

    這些美溢之詞,是他這一輩子聽到過的最美妙的聲音。

    那種感覺,甚至都快要趕上他第一次登上登仙舟,凌空百丈,遠眺大宋大好河山時的心情。

    不,甚至是猶有過之,太祖立國,太宗皇帝除了掃平一個北漢之外,再無武功。

    之后百余年來,大宋雖然文治鼎盛,富甲天下,但是卻成為了天下諸國眼中的受氣包,錢多人傻的那種。

    而今,終于在自己與愛徒高璋的操弄之下,有了漢唐盛世之氣象。

    漢之武帝,唐之文皇,也不知道等到自己百年之后,這天下,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美謚?

    自己會被后世稱之為宋武帝?不不不,僅僅一個開疆拓土或者平定禍亂的巨大功業,又怎么足以形容自己的那蓋世的才華學識,文采風流?

    興許,只有一個圣字?不不不,那位遼國圣宗皇帝文治弱于朕,武功亦弱于朕,焉有與朕并列于青史之理?

    等朕好好想想,還有哪個字,唔……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

    不過那位唐高宗不過是多借父萌,方有此績,而自己雖也承父兄之業,卻遠勝父兄之功績。

    必可像那唐太宗一般,開創專屬于自己的“**之治。”

    唔……如此一來,似乎由義而濟曰景;耆意大慮曰景;布義行剛曰景;致志大圖曰景;繇義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義而齊曰景;明照旁周曰景的景字,更適合自己……

    一副管事打扮的楊戩此刻腳步匆匆地趕到了樓上,湊到了正在考慮自己生前身后名的官家趙佶耳邊。

    “……官家,遼國使節馬植,已抵東京。”

    趙佶端起了茶水,猶如飲酒般一口抽干,甚是揚眉吐氣地得意一笑。

    “終于來了,他若是再不來,朕都想要派人去接嘍。”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