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些亡命徒開始找門路,想要投到西域都護的門下,混個功勞,當上從龍之臣。 大漢肇建百年,從來沒有謀逆之人能取得成功,但并不會讓火中取栗之徒減少。 劉府君的“默許”之下,這些亡命之徒聚集到了一起,開始為此事搖旗吶喊。 膽大妄為之徒在狂歡,老實本分之人開始擔憂。 前者想要博得功名,后者只想要平安度日。 二月廿一日,也就是張彭祖率一千巡城亭卒離開的三日之后,烏壘城的熱鬧到達了極點。 烏壘城附近那二百個屯田隊的壯年兵卒盡數抵達,糧草和戰馬也將要準備妥當了。 一道“校閱點兵”的命令從都護府中傳出,什長以上的軍校和二百石以上的官員,要接受校閱。 這道命令之下,人們隱隱約約猜到了:不管是“問鼎”還是“勤王”,今日恐怕就要見個分曉。 這一日的午時剛過,數百名官吏軍校就來到了中軍營壘的校場當中。 中軍營壘是烏壘城中最大的營壘,劉病已每個月都要在此點校兵卒。 此處容納千余人都綽綽有余,所以全部人來齊后也還顯得空蕩蕩的。 眾人四處張望一番,才發現車師五國和烏孫五國的人也出現在其間。 校閱場四周插滿了漢旗,放眼望去,漢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增加了一份肅殺的氣息。 校場中間是一處一丈高的高臺,是西域都護的點兵臺,不管何人進入校閱場,都會先看向那一處。 西域都護劉府君還沒有出現,但那附近卻有二百站得亂哄哄的人。 這些人拿著亂七八糟的武器,穿著五花八門的鎧甲,臉上盡是囂張和得意。 他們聚在點兵臺下,喝五吆六,神情亢奮又緊張。 眾人知道,他們是這幾日聚集到西域都護麾下的“死士”。 其中有烏壘城的破落戶,有賺黑心錢的奸商小販,更有手腳不干凈的小偷小摸…… 總之,沒有一個上得了臺面的。 他們可不是用性命為大漢開疆擴土的游俠,而是這天下最見不得光的渣滓。 如果沒有他們,烏壘城恐怕還要太平許多。 以往,這些人是西域都護府嚴厲懲治的對象,在街面上露頭都要小心翼翼。 如今卻堂而皇之地出來炫耀,恐怕已經與劉府君達成了和解,成為后者的馬前卒了。 當下,校閱場上那些官吏軍校心中明白了幾分,看來西域都護是要選擇“問鼎”了。 絕大部分人都感到擔憂和恐懼,卻也有少數人面有喜色。 這少數人當然就是張彭祖留下來襄助劉病已的那些親信。 三通鼓聲之后,整個校閱場的議論聲逐漸平息下來,除了那些烏合之眾還嬉皮笑臉地說笑之外,無人敢說話。 不多時,西域都護劉病已在兩什親衛的護送下,從營壘門中走了進來。 接著,他就在數百人的注視之下,一路沉默地登上了點兵臺。 西域都護府建成十六年,這十六年來,劉病已是唯一的都護。 是他平定了西域三十六國,是他掃清了匈奴余孽,是他繳滅了強人盜匪,是他讓西域太平多年。 在西域都護府這些百姓的心中,劉病已是除了當今天子之外,威望最高之人。 沒有劉病已,就沒有如今的西域都護府,這不是一句空話。 而且,劉病已不只在西域有極高的威望,在中亞都護乃至安息都護,都有極高的威名。 畢竟,劉病已不只是西域都護,更是最后一個“大游俠”郭開的親傳弟子,是游俠的“巨子”。 如今,不知道還有多少游俠在中亞都護和安息都護游蕩,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游俠的親朋好友。 這份威望,也是這些官吏軍校明知劉病已可能要“謀逆”,卻仍然留下來的原因。 換做旁人站在點兵臺上,臺下之人早就作鳥獸散了。 臺下之人看著臺上的劉病已,臺上的劉病已也看著臺下之人。 今日,是攤牌的時候了。 求訂閱!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