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潭縣。 瀾滄郡下轄縣區。 地處郡城以南百里,四面高山環繞,是個典型的平原盆地。 瀾滄大河支流莫枯河貫穿盆地,其下支流又造福萬千黎民百姓,池湖水庫遍布,重山翠綠,遠水波光,也算是一個魚米之鄉。 可惜。 也只是曾經。 吳道一行人沿官道而行,進入潭縣地界。 一路所見。 大多是形貌如餓鬼的流民游蕩山野,啃樹吃草,亦或者剪徑劫道,聚義為匪,很少看到幾個還算正常的村落。 至于那些肥沃的田地。 早已被當地的豪門士紳,三教九流兼并分刮完畢。 他們以幾乎零成本的代價奪走這些田地之后,又以極其低廉的月錢雇傭農戶種植能手為工。 往往一口農戶。 要負責往昔幾倍的田地,付出幾倍的汗水,才能換來一家人勉強果腹的食物。 但其實能留下當雇農的已經算是運氣好的了。 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背井離鄉,餓殍遍野。 搶走你的地。 又讓你辛苦耕耘,所獲不屬于你,伱還得感恩戴德賞你口飯吃。 封建社會之黑暗。 莫過于此。 但相比平凡世界。 這個超凡世界的百姓更加絕望。 因為。 除非有猛人澄清玉宇,否則他們沒力量反抗。 一路人間煉獄。 一路沉默。 四人之中無有人感慨悲愴,更無人為民發聲。 吳道是因為站在食物鏈角度看待世界,認為優勝劣汰,乃自然法則,所以毫無觸動。 至于趙建基他們三人。 或許心中有所不忍。 但世道如此,只能隨波逐流。 更別說。 自從加入白鯨武館后,他們已經成了廣慶府北方最大的剝削階層。 因為。 現如今廣慶府北方以白鯨武館為尊,勢力觸手遍及各縣,鎮,鄉。 當地的豪門鄉紳,三教九流,每月都要給白鯨武館上供,尋求庇護。 可以說。 白鯨武館哪怕什么都不做,每天都日進金山銀山,吃得滿嘴流油。 一個秦長老。 就能積攢上千萬的身家。 可想而知,白鯨武館這頭巨鯨到底吞吃了多少民脂民膏,富到了什么程度。 但即便如此。 白鯨武館在江湖上的名聲還依舊勉強屬于正道。 一句話。 全靠同行襯托。 如那雄踞廣慶府南方的四海幫。 上供? 不給你敲骨吸髓吃干凈算他們牙口不利索! 眼下的廣慶府。 也只有正道魁首方寸劍館坐鎮的府城平涼地界之內的百姓勉強有那么幾分好日子過。 呼呼~ 一路風塵。 正午之時。 第(1/3)頁